“從立案庭、刑庭、民庭… …我們的女法官群體有近40人,她們的職能工作不一樣,但細心、耐心、親和力強是她們的優勢!”來到縣法院采訪女法官,副院長梁星菊忍不住夸贊道。

 

成績不是夸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省首屆十佳女法官、三八紅旗手,省高院優秀人民法庭庭長,市十佳創業創新女性… …一張張沉甸甸的榮譽證書背后,凝聚著女法官們無數的心血和汗水。

 

讓工人們領到血汗錢,她們才踏實

 

工作中,女法官們不僅要做好計劃內的工作,還要做好應對緊急事件及突發事件的準備,這也要求女法官們要有更強的責任心和耐心。

 

年前,立案庭副廳庭長王向紅為290余名農民工打開綠色通道,快速審查受理290余起強制執行案件,贏得了工人們的一致好評。

 

農歷臘月二十二,安宜鎮勞動所2名工作人員受胡某等290余名工人的委托,帶著290余份申請執行書和證據材料,匆匆來到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申請立案。胡某等290余人曾是某服飾公司的職工,公司由于經營不善與胡某等人解除了勞動協議。解除勞動協議后,工人們每天盼星星盼月亮,卻始終沒有等到公司當初承諾的工資。拖欠工資96萬余元,社會保險費21萬余元… …看著較大金額數字,王向紅坐不住了。

 

“眼看春節就要到了,大部分工人都等著領工資回家過年呢。”想著工人們等待的急切心情,王向紅帶領女法官們開始加班加點。一番忙碌中,女法官們僅僅用了3天時間便完成了290余起執行案件的審查受理和系統輸入工作。“原本我們以為最快也要到節后才能拿到錢,沒想到法院這么快就為辦好了,現在兜里塞得鼓鼓的回家過年,心情就是不一樣啊!”滿臉驚喜的工人們開心地說道。

 

201311月的一個雨夜,街道上人影寥寥。而此時,立案庭庭長潘志耘,卻頂著大雨,驅車趕往幾十里外的小官莊鎮。原來,該鎮一玻璃制品公司的負責人棄企逃債,消息傳開,沒有領到工資的工人紛紛聚集起來欲哄搶企業設備,場面幾度失控。與此同時,該公司的債權人向法院申請了訴前保全。接到電話,休息在家的潘志耘瞬間意識到了問題的緊迫性,為確保企業財產不被哄搶,她火速采取了行動,對申請保全材料進行了審查、立案,并迅速制作保全裁定書。

 

事情還沒有結束。晚上7點,潘志耘等一行4人帶著卷宗材料,冒著大雨趕往該公司。在車上,她們緊鑼密鼓地進行分工:一路人馬配合地方政府負責安撫工人情緒、釋明相關法律法規;一路人馬負責對公司財產進行逐一清點和登記。在現場,又是一個難題擺在了眼前:車間內照明設備不能用。“打開警車的前照燈吧。”借著微弱的光亮,在車間整理財物、清點財產、填寫扣押清單;撐著雨傘,在車間大門上張貼民事裁定書、查封令、封條。

 

晚上10點,近百萬元的財物全部被清點完畢,工人也全部被疏散。而此時,潘志耘她們的制服被淋濕了,鞋子里也灌滿了雨水,冷風吹在身上令人瑟瑟發抖,盡管如此,想到一場哄搶企業財產的糾紛隱患被及時排除,她們的臉上依然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2013年以來,該院妥善處理勞動爭議案件123件,為勞動者追索勞動報酬226萬元,受益工人868名。

 

嘮嗑、拉家常,她們把女性的溫柔化為對群眾的真情

 

法官給人的印象往往是鐵面無私的。穿上法袍,她們就不能被任何私情雜念所左右,可面對每件案例,她們的真情投入也會讓人倍感溫馨。

 

一米六左右的個頭、瘦弱的身軀、提著沉重的公文包,田間地頭、農民家中時常可見她的身影,在曹甸,許多老百姓都知道這就是“愛聊天”的薛梅庭長。

 

一次,薛梅承辦高大與高二排除妨礙一案。高大和高二是堂兄弟,兩人住房緊緊相鄰。高大認為高二家豬圈的氣味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要求高二家拆除豬圈。案件剛進審理階段時,高大就放下“狠話”,一定要去省市上訪。高二在國外打工,其妻張某脾氣相當火爆,薛梅幾次到她家都沒能進門。張某揚言,隨便法院怎么判,反正誰敢拆豬圈,她就和誰拼命。聽聞此消息,薛梅又一次去找張某。張某一見到薛梅就將她往外推,薛梅連忙說:“張大姐,我這次是路過你家,來討口水喝,不談案子。”張某見薛梅這么說,不好意思再推,只好讓薛梅進了屋。進屋之后,薛梅開始和張某拉家常,聊了一會兒,張某的態度有所緩和,主動提出自己也不想一直這么鬧下去。薛梅趁熱打鐵,勸說張某顧及高二和高大兄弟之間的情分,退讓一步。調解一直在繼續,又是20余次的談心,張某終于表示愿意自行拆除豬圈,高大兄弟倆也和好如初。事后,張某要給薛梅送錦旗被婉言拒絕了。薛梅對她說:“你們兄弟兩家和睦,就是對我工作最好的肯定,也是我們法官最大的心愿!”

 

日前,推開民一庭副庭長王濤的辦公室,無意中見到王濤眼淚汪汪的樣子。“怎么了?”眾所周知,她可是一位女強人啊!“噢,沒什么,剛才一位當事人的老母親向我請求,一定不能判他兒子和媳婦離婚……”王濤露出少見的羞澀。

 

原來,剛剛有一位老奶奶找王濤,老奶奶兒子患上了抑郁癥,媳婦卻已經第4次起訴離婚。“判他們離婚,我兒子就毀了… …”這是老奶奶臨走前的一聲嘆息。

 

了解王濤的人都知道,她平時總是不茍言笑,法庭之上就是一個“女包公”,留給當事人的是一臉的冷峻與嚴肅,那些刁蠻的代理人都怕她三分。法庭外,回想著老奶奶的話語,王濤還是露出了她的真性情。

 

在接下來的兩天里,王濤又進社區,又找女方的親朋好友,請他們幫忙勸說女方,可是忙得不可開交。當同事問她既然知道希望渺茫,為何還如此執著時,她回答道:“老奶奶祈求的眼神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天的勸說,談心,老奶奶的媳婦終于答應和好了。看著老奶奶一家人開心的笑容,王濤的心里頓時踏實了。

 

法外有情,群眾的事也成為她們的家事

 

在女法官心中,青少年的成長也一直牽掛著她們的心。在刑事審判崗位上,庭長高曉軍時刻關注著未成年人這個特殊群體。

 

出生在農村家庭的華某,父母親體弱殘疾,家庭貧寒,小學未畢業就輟學在家。因在網吧偷盜手機、網卡等物被法院判決有罪,免于刑事處罰。案件訴訟時正值冬季,看著華某還穿著單薄的秋衣,高曉軍頓時一陣心痛。辦完手中的案子,她連午飯都沒來得及吃,便匆匆走上街頭為小華購買了羊毛衫等衣物,看著小華穿著新買的衣服,高曉軍顧不上饑餓,一直與小華溝通交流。華某性格內向,從一開始的拒絕交流到后來的敞開心扉,這讓高曉軍倍感欣喜,在了解到華某想外出打工、學一門手藝時,高曉軍又及時與小華所在村的村干部聯系,請他們尋找正派、可靠的鄉親帶著華某外出打工。

 

女法官們常常牽掛著當事人的家庭、家人,只是她們心中有個家,她們經常顧不得。年前臘月二十七,就在家家戶戶都在忙年時,女法官黃前卻剛剛踏上前往廣州辦案的火車。她承辦的寶應某公司訴廣州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涉案標的700余萬元。一到廣州后,她便找來雙方當事人做調解工作。“這個問題暫時談不下去了,等你們考慮好了再碰面吧!”“這位女法官,你還是先回家過年吧!”… …僵持半天的交談,終究還是不歡而散。還有兩天就春節了,聽著電話里家人發出的最后通牒,她強忍心中焦急,耐著性子繼續盤旋于雙方之間,一步一步與他們溝通交流。“在這節點上,真是沒想到,你這位女同志能如此細心、熱情!”最終,廣州公司被她這份執著、耐心所打動,同意分期還款,雙方握手言歡。事情終于辦妥了,壓在黃前心里的大石頭落地了,當她匆匆踏上回家的旅途,幾經輾轉趕到家時,新年的鐘聲已敲響。看著疲憊不堪的黃前,家里人是又心疼又“可氣”,“在你心里就只有工作,什么時候關心過我!”聽著女兒的抱怨,黃前的眼圈頓時紅了。

 

平凡崗位上,女法官們用公正的審判為當事人送去司法的春天,用暖心的微笑奏響了社會和諧的樂章,用柔弱的雙肩撐起了寶應法院的半邊天。隨“艷陽天”女法官維權團的掛牌成立,我們堅信,這個學歷層次高、業務水平精、樂于奉獻的女法官群體,將會再次成為寶應法院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