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平心靈 激起希望
作者:朱秀芹 張雷 發布時間:2014-03-21 瀏覽次數:2005
歐陽修在《縱囚論》中云:“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也就是說對于罪犯,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對其進行幫助,加以正確的方式方法,可以使他變好,在以后的生活中走正途。
泗陽法院一貫重視緩刑考驗人員的社區矯正工作,通過與司法局、公安局等部門聯動,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多方位幫教,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定期回訪了解思想動態
新刑訴法實施以來,對于被判處緩刑的罪犯要進行社區調查,評估其是否可以進行社區矯正。為此,泗陽縣人民法院多次與縣司法局召開專題會議,成立庭前評估專業三人組,專門負責法院、檢察院委托調查工作,科學評估犯罪人員是否可以進行矯正。及時回訪幫教人員,幫助其樹立信心。
“小王,最近都忙些什么?有沒有再到網吧去上網?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助的?”刑庭楊菁庭長一邊翻看著公安局發來的上網人員查詢記錄,一邊和小王談心。
“楊法官,最近我確實沒有上網,在家還幫助父母做做家務,就是想找個工作太難了,人家知道我以前有案底都不想收我。”
“這個我替你記錄下來,我會與工業園區的企業聯系,盡快幫你找一份工作。”
這樣的緩刑回訪每月都會集中舉行一次,刑庭已經將此做為一種制度保留下來,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同時對他們進行法制教育,提高法律認識。同時,了解他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是否有困難,如:找工作,個體經營需要貸款等,及時向他們伸出援手,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法院的關懷。針對未成年被幫教人,該庭還積極與其家庭、所在學校聯系,責令家長對未成年人加強管教,避免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旁聽聽證會震撼心靈
在案件庭審結尾,法官詳細解釋了違反緩刑規定可被重新收監的類型,以現場實例和耐心的說法給旁聽人員心靈的洗滌。
因犯盜竊罪被判處緩刑的小陳感慨地說:“太震撼了,原來緩刑考驗期違反治安法也要收監執行啊,回去后,我得認真改造,絕不能做違法犯罪的事了,進去多不自由啊。”
刑庭還與社區矯正中心定期進行信息溝通,通過多層面、全方位的定期約談,及時發現問題、即時解決難點,對于個別特殊案件隨時溝通,確保矯正效果和措施。
專題講座提高認識
“你好,吳科長,又到緩刑人員行為規范專題宣講會的時間了,這次由我們刑庭來主講,麻煩你們組織近期報到的緩刑人員到法院來。”楊菁庭長在電話里跟社區矯正中心聯系。
第二天,緩刑人員行為規范專題宣講會準時在法院召開,會上刑庭審判員葉春花通過鮮活的事例,解釋了什么樣的情況下司法行政機關可以對社區矯正人員采取相應的懲戒措施,違反哪些規定的將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法提請撤銷的緩刑。
該院通過與司法局、公安局的聯動管理,齊抓共管,確保緩刑人員能夠認真進行社區矯正,構建泗陽地區和諧的社會環境。同時實行按需分流機制,根據緩刑人員的情況分為普通類、特殊類等,并在委托調查函中標明所屬類別,確保矯正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