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熱詞”彰顯司法新脈動
作者:徐明成 費光明 發布時間:2014-01-06 瀏覽次數:1971
2013年,淮陰區法院干警凝心聚力、銳意進取、無私奉獻,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取得一定成績,爭新創優工作更是品牌新穎、亮點紛呈,“七大熱詞”彰顯司法新脈動。
“寓教于審”——少年審判堅持寓教于審,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完善“圓桌審判”方式,67件涉少案件得到妥善處理;開展“‘封’回路轉”活動,封存87名青少年前科劣跡,讓危害不大的未成年犯“無痕”回歸社會;啟動“護花行動”工程,發放宣傳資料230份,教育引導未成年女孩遠離傷害;開展“平安校園”共建活動,組織法官走進學校,開展校園講法活動,組織學生走進法院,開展旁聽庭審活動,建立法制教育基地6個,提升在校學生的自我保護和守法意識。
“金‘蛇’勁舞”—— 金‘蛇’勁舞助推執行風暴,全年執結案件2687件,到位率99.47%,為權利人挽回損失2.6億元。借助“點對點”查控系統,查詢信息7500次、拍賣房屋20幢、扣劃被執行人存款500余萬元。采取懸賞執行、曝光執行等舉措,力促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全年公開被執行人失信記錄1200余條,公開曝光14人。加大雙節突擊執行、凌晨執行等工作力度,堅決打擊拒不履行、轉移隱匿財產和妨礙執行行為,司法拘留47人,罰款35萬元。
“五星級訴訟服務中心”——以創“五星級訴訟服務中心”為工作目標,訴訟服務中心加快發展步伐。精心打造“一站式”訴訟服務,讓當事人享受到“便利、高效、低成本”的訴訟服務。扎實推進訴訟網格化建設,逐步建立法院與基層組織“平臺共享、信息互通、矛盾聯處、糾紛聯調”的網格化訴訟服務體系。建立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以及涉民生案件優先審查立案綠色通道,隨到隨立。共為當事人查詢案件信息1396次,訴訟指導830次,判后答疑797次,接轉材料570次。
“法官參與黨群議事會”—— 創新司法為民舉措,開展“法官參與黨群議事會”活動。在去年“庭所共建”的基礎上,該院開展“法官參與黨群議事會”試點活動,法官定期到轄區村居,進行法律宣傳、就案講法、培訓人民調解員、協助處理糾紛,提升農村群眾法律意識,增強基層組織化解轄區糾紛的能力。該做法也得到省高院法庭指導辦領導的認可,在6月份全省人民法庭庭長培訓班上,該院作了經驗交流發言。
“微公益”—— “微公益” 救助活動彰顯“愛心法院”人文關懷。高度關注刑事案件被害人的權益維護,對于家庭經濟困難、被告人無力賠償的被害人,給予司法救助,發放救助款6.7萬元。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防止有理無錢的人民群眾打不起官司,導致合法權益受損,依法為88件案件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23.29萬元。針對被執行人確無履行能力、申請執行人生活十分困難的案件,經審查符合條件的,通過救助基金發放、與民政部門聯動、號召企業捐款等多種形式,向105名困難權利人發放救助金27.04萬元。
“青年法官培養接力工程”—— 實施“青年干警培養接力工程”,為法院發展夯實人才根基。通過導師對接、輪崗交流、基層鍛煉等一系列措施,提升青年干警的綜合能力,青年干警已成為法院工作的重要新生力量。13名青年干警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34名青年干警通過培訓后參加審判工作,辦理全院近80%的案件;培養了一批能辦案、會調研的復合型法官,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調研文章92篇;以全市“十佳法官”錢曉暉為代表的38名青年干警被區委及上級法院表彰。“青年法官培養接力工程”得到區人大常委會陸益民副主任等領導批示肯定。
“四位一體”——建立“四位一體”審判管理體系,不斷提升干警司法效能。審管辦加強審判管理,出臺《關于加強審判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健全案件情況通報機制、考評機制和“一庭一策”機制,形成院長宏觀管理、庭長微觀管理、審判人員自主管理和審判管理辦公室綜合管理的“四位一體”審判管理體系,召開32場“一庭一策”座談會議,編寫45篇院長點評通報,撰寫87篇審判態勢分析。該院的司法水平和案件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多項質效指標比往年大幅提升,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