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初中女生留守之殤
作者:丁國鋒 張寶林 發布時間:2012-06-19 瀏覽次數:1113
非常案件
一個剛滿16歲的初三女生,與男同學戀愛偷嘗“禁果”,產下一名女嬰,因怕被人發現,遂將女嬰勒死后潛逃5年。
近日,江蘇省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依法判處犯罪嫌疑人張筱琳有期徒刑三年,緩期四年執行。
《法制日報》記者經過多方走訪,試圖還原這個青春期留守女孩的種種經歷。
早戀少女不知懷孕
在宿遷農村某中學讀初三的女生張筱琳,中等個兒,長得端莊俏麗。雖然只有16歲,但卻因俊俏而經常有男生約她出去玩,但都遭到張筱琳的拒絕。
2006年暑假,張筱琳在一次郊游中與同校男生宋超相遇。二人一見鐘情。青春期的躁動,終使兩人在一片小樹林里偷嘗了“禁果”。
事后,張筱琳既驚又怕,既不敢將此事告訴遠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也不敢告訴留守在家照顧她的爺爺奶奶,更不敢告訴學校老師。
張筱琳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偷嘗“禁果”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幾個月后,看著小腹漸漸地隆起,沒有任何生理衛生知識的張筱琳將懷孕的體征誤認為發胖。為了讓自己顯得苗條,她甚至用布帶將自己的腰勒得緊緊的。
而嘔吐、腹痛等妊娠前的劇烈反映,則被女孩兒認為是食物中毒、拉肚子,到校醫務室要了止痛藥回宿舍服用。
16歲少女“意外”產子
2007年4月18日下午,張筱琳突然腹痛難忍,于是向班主任請假休息。回到住處后,難以抑制的劇烈疼痛仍舊沒有引起她的任何懷疑。認為是自己拉肚子的張筱琳隨手找了個塑料盆便蹲下“解手”,隨即一個女嬰“呱呱”落地,掉在盆里。
面對這一從沒有經歷的場面,驚惶失措張筱琳害怕別人聽到嬰兒的哭聲,慌忙對嬰兒采取捂鼻、堵嘴、用毛巾勒頸部等辦法,試圖讓嬰兒不出聲,結果導致嬰兒窒息死亡。張筱琳隨后將嬰兒尸體裝進一個編織袋,扔在班主任家院內的陰溝里。
因失血過多,張筱琳身體虛弱,便向學校請假回家。回家后,她的爺爺、奶奶見她臉色蠟黃,心疼地問她是不是病了。她則撒謊說自己是貧血,在家休息幾天就好了。
事隔一周,張筱琳的班主任在家中的下水道處發現死嬰,當即報案。經現場勘查,警方將焦點鎖定在張筱琳身上。鑒于張筱琳是學生,身體虛弱沒有康復,公安機關對其采取了監視居住的刑事措施。但案發3天后,當公安機關傳喚張筱琳時,她已逃得無影無蹤。
東窗事發逃亡五年
“我是一路討飯逃到安徽的。”5年后,當張筱琳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后,悔恨交加。
原來,5年前在被公安機關監視居住后,法律知識近乎空白的張筱琳惶惶不可終日,最后,她揣著身上僅有的100元錢,買了一張到鄭州的火車票,逃離了家鄉。
據張筱琳回憶,每當聽到警笛聲,她便認為是警察追來抓自己的,趕緊找地方躲起來。手上僅有的錢花光了,便沿路乞討,有時討不到飯吃,便爬上附近的樹上捊槐樹葉和槐樹花充饑。因怕被發現,她逃跑途中專揀行人稀少的小路行走,夜晚,有時躲進村民家的草堆里過夜,有時與乞丐混在一塊。
張筱琳幾經輾轉來到了湖北麻城,餓暈在一家餐館門前。好心的餐館老板見她可憐,便讓她在自己的餐館里做幫工。
在餐館打工期間,張筱琳和一起打工的青年小郭談婚論嫁,不久便回小郭的老家結婚生子。
張筱琳說,雖然婚后隱姓埋名的自己早已生兒育女,但心里一天也沒有踏實過,依然成天擔驚受怕,聽見警車的聲響嚇得渾身顫抖,看見警察總是繞道而行,從不敢與人發生矛盾,甚至遭遇小偷被打,也不敢報警。
■案意點擊
一個年僅16歲的留守少女,在青春期懵懂出軌,從懷孕到嬰兒出生期間,張筱琳沒有受到包括親人、同學、老師等在內的關注,在手足無措中,將新生兒殺死,讓人在同情之外心情倍感沉重。
當前,大量農村人口外出打工,留守現象日益突出。留守老人受體力、文化程度等因素所限,照顧孩子的能力相當薄弱;留守兒童又屢屢成為受侵害的對象。解決留守問題,成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