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作風重在解決“事難辦”
作者:朱玉軍 發布時間:2013-12-25 瀏覽次數:2222
黨的十八大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后,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刮起一股轉作風的清新之風,主要表現在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的部分權利下放了,辦事的門檻降低了,繁雜的手續簡化了,老百姓辦事越來越方便了,過去存在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從根本上得到了緩解,有的已經得到很大改觀甚至徹底轉變。
應該說,全國各地在轉作風上是下了氣力、用了真力、顯了實力、體現了執行力,上面怎么講,下面就怎么做,不擴大、不縮小、不變通、不打“擦邊球”,實打實地抓、認認真真地做,自覺做到了執行國家政策規定不走樣,落實上級指示要求不跑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個別地方和個別部門表現出的門好進、臉好看,就是事難辦的問題還時有發生,這種軟對抗有時讓老百姓更反感,往往此時的老百姓處在有怒說不出、有火發不出、有氣爆不出的尷尬境地,只好在工作人員的好言好語中接受著反復無果的無奈。
事實上,中央提出的加強轉作風建設,其落腳點就是重在解決問題,如果老百姓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即便門檻低了,老百姓進門方便了;辦事人員的臉好看了,老百姓辦事時也不再出現熱臉貼冷臉的問題,但老百姓更看重的是結果,對需要辦的事,尤其是政府部門該辦的事能不能不打招呼就辦、不送禮就辦,而是快辦、辦好。只有這樣,老百姓才能從心里真正信服,才能真正感受到轉作風帶來的成效。
我黨歷來提倡求真務實,反對弄虛作假;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反對虛情假意為老百姓辦事。作為政府服務部門也好,共產黨員也罷,要時刻胸中裝著百姓,懷著對黨、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老百姓的所思就是我們的所想,老百姓的所愿就是我們的所望,老百姓的所求就是我們的所為。筆者認為,只要經過我們的不斷努力,把老百姓當作親人,把老百姓要做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心為百姓想、力為百姓出、事為百姓做、虧為百姓吃,那么,轉作風就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