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區法院張甸法庭位于姜堰區西南,法庭管轄2個鄉鎮,3個居委會,共56個行政村,人口近15萬。近年來,該庭牢記“公正司法、司法為民”工作主題,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以真心和誠心兌現了“矛盾化解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領導放心在基層,人民滿意在基層”的承諾,為轄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和諧、安寧的社會環境。今年來,該庭共受理各類案件855 件,審結766件,無一起因處理不當而引發信訪和纏訴,無一件發回重審案,收結案率、調解撤訴率、陪審率等多項審判指標名列全院基層法庭前列,連續6年被當地黨委政府表彰為“優質服務單位”和“文明單位”,2012年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表彰為“涉訴矛盾化解先進集體”。榮譽背后是法庭全體人員丹心譜寫的為民之曲。

 

一支年輕有為的隊伍

 

法庭現有正式干警4人,平均年齡37歲,是一個年輕人占主導的派出法庭。他們充分發揮年輕人熱情高、榮譽意識強的優勢,堅持多辦案、辦好案,嚴把案件的定性關、事實關、質量關,確保每件案件都經得起法律、社會和歷史的檢驗。書記員黃倩云去年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進入法庭工作,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審判員徐軍、助理審判員代西華協作精神強,工作兢兢業業,經常加班加點,在辦案中尢為注重群眾觀點,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盡全力為當事人分憂解難,努力讓當事人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原告許某與被告顧某離婚糾紛一案,因被告出走多年無法聯系到其本人,代西華依職權通過公安人口信息網也未能查詢到被告的具體情況,但他并沒有以被告不明確為由駁回原告的起訴。為查清被告的下落,力求促成當事人當面調解,代西華與被告住所地云南省文山壯族自治州文山縣追栗街派出所相關警員取得聯系,主動致函該所,請他們出面協助查詢,在查詢無果的情況下,又請派出所代為制作詢問筆錄一份,并根據該所的復函以公告的形式向被告送達應訴手續,最終判決原、被告離婚。

 

一個敬業精業的庭長

 

庭長郁峰愛崗敬業,以身作則,他把每一件案子都放在心上,帶頭承辦大案、要案、難案。為了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鐵案”,他經常加班分析案卷材料、檢索法律法理,力求讓每一份法律文書都有理有據,讓每一位當事人都勝敗皆服。

 

2010年初,周某(揚州市江都區人)計劃投資5億元在張甸鎮三彭村建設高效農業項目,租用500畝土地。建設初期,三彭村村委會與53戶村民簽訂土地流轉使用協議,每戶村民以1000/畝的價格將承包土地交給村委會統一管理、整合使用,出租給周某開辦的金江鵝業有限公司使用。201212月,該公司尚未建成經營,即因周某資金短缺停工。周某本人涉嫌詐騙犯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公司人走房空。53戶村民因土地拋荒,利益受損,與村委會產生矛盾,群體性事件一觸即發。

 

該案起訴到張甸法庭后,郁峰親自承辦,當日就深入該村,了解事件發生經過,引導村民采用合法手段維權,并通過案情日報的形式向院領導報告處理進程。同時帶領法庭同志兩次到周某所在的江都區看守所送達應訴手續,傾聽其意見。并多次與揚州市檢察院、揚州某律師事務所及周某的家屬進行溝通,耐心解釋。不到一個月,便以調解方式圓滿結案。正是由于庭長起到了較好的表率作用,所以全庭干警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庭內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一個值得信賴的法庭

 

只要在這里打過官司的人都說法官就像親人一樣親切,法庭就像家一樣溫暖。家住張甸鎮張甸村5組的唐老太太,今年10月一紙訴狀將兩個兒子告上法庭,要求兩個兒子共同承擔自己的贍養費。得知兩被告因相互之間的矛盾,在母親贍養費問題上扯皮時,承辦法官徐軍當庭就對老太的兩個兒子嚴詞批評,嚴肅告之他們贍養老人是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經過一番悉心釋法明理后,兩被告當場將贍養費如數交至法庭。考慮到唐老太太年事已高,管理錢財不便,徐軍又主動與村支書溝通、協商,決定由村委會代為管理贍養費。案件雖然調解了,但一家人是否真的和好如初,庭里的法官們一直掛記著。1120日,該庭利用巡回法庭結束回程的間隙,主動來到唐老太太的家進行回訪,唐老太太見到法官們的到來,連聲說:“我佩服你們法庭的耐心和熱心,我這個案子你們判得好,讓我感受到親人般的關切和溫暖”。得知老人已在村委會的幫助下,順利入居承租的房屋內,兩個兒子經常過來虛寒問暖時,法官們露出了會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