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彩領:全面提升司法能力 努力破解司法難題
作者:岳彩領 發布時間:2010-04-15 瀏覽次數:1267
徐州市委曹新平書記提出讓“善操作、會落實、能創新”成為徐州干部隊伍的鮮明特質,這是曹書記在深刻分析和總結徐州改革發展面臨的各項機遇和挑戰后,對全市各級領導干部的殷切期望,也是我們每位同志必須努力奮斗的方向。
善操作,就是能夠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善于把想干事的熱情變為干好事的科學態度、干成事的有效方法;會落實就是要以鍥而不舍的精神,有計劃、有方法,懂得輕重緩急、善于舉重若輕的去將工作落到實處;能創新就是善于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混亂的工作規范化,把難度大的工作制度化,將別人辦不到的事情辦成、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解決、別人完不成的任務完成。作為法院領導干部,“善操作、會落實、能創新”不僅是一種態度、一種作風、一種能力,更是一種集學習與創新為一體的執行力。只有創新才能不斷破解司法難題,只有落實才能把爭先創優轉變為現實結果。
當前,人民法院工作面臨著內外矛盾相互交織、法律問題與社會問題相互交織、當事人個體權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相互交織的復雜局面,面對著案件數量持續上升、群眾訴求明顯增多、司法難度越來越大、案結事不了、司法公信力偏低、經費保障不足、執行難、法官待遇不高等司法難題。在新形勢和新任務下,如何將三項重點工作落到實處、如何破解司法難題、如何實現我市法院爭創全國一流法院的目標?我認為,作為基層法院院長,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抓好、抓牢、抓實。
一、點燃激情,開拓進取,著力提升善操作的司法能力
一是要滿懷激情工作。激情是對事業的不懈追求,是面對挑戰時不服輸、爭一流的亢奮狀態,是對人民司法工作的感情和責任。作為一名基層法院院長,要破解司法難題,就決不能固步自封、坐井觀天、無所作為,而必須高昂創業的激情,振奮精神、真抓實干、穩扎穩打,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謀劃發展思路,落實爭創目標,做到議必決、決必行、行必果。二是要開拓進取。省高院公丕祥院長指出,當前人民法院改革、發展和建設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歷史時期,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法院領導干部要努力克服按部就班、墨守成規、求穩怕亂的保守思想,始終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氣、開拓進取的銳氣、不畏艱險的勇氣,不斷激發法院各項工作的生機與活力。三是要精細做事。精細做事就是要善于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做起,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緊緊圍繞市中院確定的今年“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六件實事”要求,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細;抓好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嚴格審判管理,切實提升審判質效;扎實開展“加強執行案件管理、改進執行工作作風”專項活動。
二、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著力提升會落實的司法能力
一是要抓住重點,苦干實干。要以三項重點工作為抓手,牢牢扭住全局工作的關鍵,精心策劃、親力親為、全程參與,確保將上級的各項要求落實到位。全面強力推進“涉訴矛盾糾紛集中化解年活動”,以抓源頭、清積案、強基層、提能力、建機制為重點,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化解涉訴矛盾糾紛。
二是要貫徹有力,深入推進。“實干興邦、空談誤國”,推進工作,沒有一股抓落實的狠勁和韌勁是不行的,不抓落實,再好的目標也會落空。要對法院的所有重點工作加強督促檢查,堅持責任到位、督辦到位、綜合協調到位,要抓住不落實的事、盯住不落實的人、追究不落實的責任;強力推進“四大活動”深入開展,切實提高干警解決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能力,增強司法為民的本領;集中開展“大排查、大調解、大調研”活動,深刻分析社情民意,積極開展調處工作。
三是要著力培養一支“善操作、會落實、能創新”的法院隊伍。要充分發揮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表率作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務實作風,高質量、嚴要求地完成各項工作,積極營造接受任務不找借口,執行任務不講困難,完成任務追求圓滿的良好氛圍;深入學習推廣陳燕萍同志工作方法,“用群眾認同的態度傾聽訴求,用群眾認可的方式查清事實,用群眾接受的語言詮釋法理,用群眾信服的方法化解糾紛”,不斷提升干警司法能力。
三、解放思想、勇于爭先,著力提升能創新的司法能力
一是要把創新作為推動法院發展的不竭動力。江澤民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我們要破解司法難題,爭創全國一流,深入開展三項重點工作,都離不開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有破解難題、擺脫困境的辦法;只有創新,才能有抓住機遇、爭創一流的跨越;只有創新,才能有化解矛盾、服務大局的業績。
二是要把院領導和中層干部作為創新的主體。領導干部不僅僅是一般創新者,還是創新的領導者;只有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領導者,才能容忍創新、支持創新、鼓勵創新、帶頭創新和推動創新;要結合“四大”活動,讀好“三本書”,深入開展思想大討論活動,查觀念認識、看精神狀態、挖思想根源、比工作干勁;要加大對多辦案、辦好案的表彰激勵力度,建立干警心理疏導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干警的積極性和戰斗力。
三是要把創新實踐體現在解決司法難題上。面對司法難題,我們必須增強超前意識,先人一步,超前思考、超前研究、超前部署,以變的意識、闖的勇氣、立的智慧,敢于突破制約發展的機制障礙,博采眾長、打破陳規,推陳出新,跨越發展;積極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結合實際深入推進司法改革,廣泛開展和諧鄉鎮、和諧社區共建活動;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把矛盾糾紛訴前調解率、矛盾糾紛起訴率納入綜治考核體系,努力形成源頭治理的工作合力;探索建立涉訴矛盾糾紛風險評估機制,有效化解涉訴信訪。
實踐反復證明,先進與落后往往就是在落實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院長抓工作,著眼點和著力點均應放在兩頭:一頭是事前出思路、做計劃、定目標,另一頭就是事后檢查抓落實。會不會抓落實,不僅是推進工作的根本途徑,也是考量一名領導干部能否勝任的重要標準之一。現在,我們豐縣法院最缺的不是發展的目標和思路,而是抓落實的強度和速度。豐縣經濟欠發達,豐縣法院工作基礎長期較弱,人才流失嚴重,兩庭建設債務巨大,要打開工作新局面,在全市、全省法院占得一席之地,關鍵在抓落實的力度、深度和強度。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新形勢新任務使命在肩,解難題求發展時不我待。“爭創全國一流法院”就是一封“致加西亞的信”,我們都要做“羅文”,以“善操作、會落實、能創新”為動力,堅持爭先創優不動搖,堅持跨越發展不懈怠,堅持真抓實干不折騰,咬定目標,不等靠,不埋怨,不懈怠,不推脫,不講任何條件和理由,加大力度,以必勝的信念為爭創全國一流法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