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領導者,無論采取何種方式、何種手段、何種渠道,但管理的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圍繞目標,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發揮潛能,以個體作用的最大化,實現整體工作的最優化。俗話說:“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那么,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科學管理、創新管理?從主持金湖法院幾年來的工作實踐來看,我認為,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立足教育、強化管理、完善機制和注重引導。

 

一、把握新形勢,適應新變化,強力推進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近年來,我們始終把不斷增強干警政治意識、提升干警執法理念作為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執法公正的法院隊伍的基礎工程和關鍵環節。

 

圍繞服務大局抓教育。堅持執行和落實政治學習制度,把認真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切實增強廣大干警大局意識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組織干警進行黨的大政方針的學習。在此基礎上,有計劃地組織干警參觀和學習工業強縣、新農村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典型,使干警了解把握全縣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和工作重心,熟悉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基層組織在建設和諧新農村方面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參觀學習,讓干警站在全局的角度審視和思考法院工作,“跳出法院看法院”,不斷樹立和增強大局觀念。

 

立足轉變作風抓教育。積極開展宗旨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干警隊伍的作風建設得到了明顯加強。開展“假如我是當事人”大討論,教育干警進行換位思考,進一步強化干警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組織開展“五聯掛”司法服務活動,主動深入轄區基層征求意見,與群眾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真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突出司法能力抓教育。在教育培訓過程中,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堅持把深化教育培訓與增強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促進審判公正高效緊密聯系起來。開展集中庭審觀摩活動、“民事案件調解能手”和“調解工作先進單位”爭創活動、優秀裁判文書展評等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崗位練兵活動,強化學習培訓效果。

 

二、完善制度,嚴格規范,努力提高隊伍管理水平

 

近年來,我們以建立科學、規范、充滿活力的隊伍管理機制為目標,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努力提高隊伍管理水平。

 

完善制度,嚴格考評,不斷加強隊伍管理規范化建設。對內部管理制度進一步補充、修訂和完善,匯編成冊,使以制度管理人、約束人、激勵人的長效機制初步形成。大力加強績效考核工作,建立崗位目標管理體系,構建目標、業績、過錯三位一體的績效考核體系,通過發揮績效考核的導向作用,有效激發干警的責任心、事業心、上進心。

 

優化資源配置,優化人員結構,不斷增強法院隊伍活力。穩步推進機關機構、人事改革,實現司法資源的進一步優化。在機構設置方面,進一步理順了法院機構職能,使法院的機構設置更趨合理。在改革和完善干部管理制度方面,積極推行崗位交流和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建立競爭、公開、民主的選人用人機制,樹立新風正氣,人事改革工作實現了平穩順利實施。近年來,通過述職測評、缺位競爭、輪崗交流、優化組合的辦法,使干部隊伍更加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實施分類管理,不斷加強法官職業化建設。通過調整機構設置和精簡編制工作,對法官、書記員、法警及司法行政人員實行不同序列和分類管理,對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管理和考核方法。對審判輔助人員及行政人員要用行政管理方式統一管理,分散使用,單獨考核,通過先分類后分層次最后定編的做法,把他們從法官隊伍中逐漸分離出來,其職能是為審判提供服務、保障功能,從而推動法官隊伍向少而精的方向邁進。對法官的管理要從有利于其公正、獨立人格的形成上落腳,在法官管理中最需要落實的是法官的裁判權,而不是行政權。

 

三、強化意識,提高效率,發揮行政管理的后勤保障作用

 

構建和諧司法環境光是靠抓好審判和隊伍是不夠的,還必須抓好內部事務即司法行政管理,必須要創新管理模式,切實抓好司法后勤保障。

 

突出效率意識和服務意識,最大限度地發揮有限的財力資源和物質資源的重要作用,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管理,尤其是注重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在案件流程管理、司法統計、信息資料、歸檔等傳輸、查用、跟蹤、監督及資源共享方面的運用,提高管理效能。通過制定院務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制定《用警規定》、《檔案管理工作若干規定》、《車輛管理制度》、《來客招待制度》等二十余項管理制度,對法院司法警察、后勤管理等工作進行細化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得以顯著提高。通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院務管理,從院領導班子到普通干警層層簽訂責任狀,建立起黨風廉政建設長效機制,教育干警廉潔從政、公正執法。實行院務公開制度,通過院務公開,增加工作透明度,促進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了解,干警廉潔自律自覺性得到提高,各項工作得到有效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