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虎丘區法院在分析毒品犯罪案件成因特點的基礎上,就如何防范并加大打擊力度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一、毒品犯罪案件的特點

 

1、毒品種類集中化。主要集中在海洛因、冰毒(甲基苯丙胺)、氯胺酮。

 

2、涉案人員年輕化。毒販吸毒人員大多數為年輕人,以“80后”居多,比例達到80%,甚至還有未成年人。

 

3、涉案人員外來化。毒販及吸毒人員大多數為外來人員,虎丘區法院審結的該類型案件中,外來人員的占70%

 

4、犯罪人員低文化。從事涉毒犯罪人員普遍文化程度較低,虎丘區法院審結的該類型案件中,初中文化以下的被告人占70%

 

5、犯罪人員無業化。從事涉毒犯罪人員絕大多數為無業人員,去年該院審結此類案件中涉案的10名被告人均無固定工作。

 

二、毒品犯罪的原因

 

1、法制觀念淡薄是其主觀原因。由于毒品犯罪人員大多數文化水平較低,法制觀念淡薄,對于什么是毒品犯罪無清醒和深刻的認識。

 

2、高額利益的刺激是其根本動因。毒品交易的高額回報是促使毒品買賣的最根本原因,加上無工作的壓力,使得一部分人不惜鋌而走險去制造、販賣毒品。

 

3、毒品的市場需求是其社會原因。毒品的消費與毒品制造、販賣之間存在著一種互動關系。吸毒隊伍的日趨龐大,不僅為毒品犯罪提供了市場,而且不少吸毒者為滿足日益增加的毒資需求也參與制販毒品,出現所謂“以販養吸”現象。

 

4、打擊不力是又一重要原因。打擊不力的原因主要是毒品犯罪案件取證困難,使許多毒犯不能受到應有懲處,另外還有毒品犯罪手段花樣不斷,使得打擊難度增加。

 

三、防范打擊毒品犯罪的對策建議

 

毒品犯罪不但直接威脅到人類健康和幸福,并給社會的經濟、文化及政治基礎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強毒品犯罪的預防和打擊懲治工作。

 

1、加強禁毒宣傳工作,提高群眾禁毒意識。大力開展毒品預防宣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禁毒意識。要使宣傳經常化、制度化、多樣化,通過各種媒體和計算機網絡宣傳國家的禁毒法律和政府禁毒措施,多開辦禁毒展覽,展覽規模要多樣化,為毒品犯罪的綜合治理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2、嚴厲打擊制造、販運毒品的犯罪活動。公安部門要主動與環保、工商、衛生、消防部門協同配合,定期對異常用電、用水及出現異常污染生產單位,尤其是針對歌舞娛樂場所進行調查、監測,以便隨時發現制毒、販毒窩點。要建立有獎舉報制度,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有效打擊偏遠地區的制毒、販毒犯罪窩點。

 

3、進一步加強對麻醉、精神藥品和易制毒化學品的管理。  根據我國《藥物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和當前在管理麻醉、精神藥品中存在的問題,必須進一步對這些藥品的種植、生產、經營、供應、進出口和使用等環節進行嚴格的審查批準,嚴格進行計劃和限量管理。

 

4、提倡創建“無毒社區”。以區內小型社區為單位,在社區組織統一領導下,建立覆蓋整個社區的禁毒管理機制和工作責任制,把禁毒責任分解落實到社區內的各個單位和每個人,分片包干實現無毒目標,創建“無毒社區”。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大覆蓋面,積小區為大區,最終在全區、全市實現無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