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眾的心目中,端坐在審判席上的法官儼然是正義的使者,是公平的化身,具有一般人所沒有的淵博學識和高尚品行。公正司法、剛正不阿、廉潔奉公,已經成為人民群眾衡量法官素質高低的道德標準和價值尺度。法官不但是法律的守護者,也成為善良德行的守護者。

說起老法官們身上所令人稱道的高貴品格,可能在個別人眼里看來是不足掛齒的,然而,正是這些平平常常、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格品質,才支撐著老法官們長年為審判事業默默奉獻,守護著老區的一片藍天,才塑造出一個又一個鮮活、感人的法官形象,也正是這些普通的人格,讓我對他們更加由衷敬佩。

守業、敬業對很多人來講并不太難做到,但是要全身心地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工作上,忠實地長期做下去,就不那么容易了,這就需要有一種堅韌不拔地守業精神。有一位老法官不但敬業而且十分守業,雖然鬢角上的白發已經悄悄地爬上了他的頭頂,但他忙碌地身影還時常顯現于我的眼前,即使下晚班后,他也要在家里那張飯桌上辦公到深夜,當事人常常被他的精神所感動。有一次,當事人勸他要注意身體,別太拼命了,他笑著說:比起當年我剛考進法院那陣子,現在算不了什么,我現在雖然年紀大了些,但精力還是很充沛的,干我喜歡的事業,我感到自己很快樂。從這自豪的話語中,我感受到他對這個收入還不算十分豐厚的工作很珍惜、也很知足,這就是一位普通老法官的執著和堅定。他敬重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他用畢生的精力守護自己所追求的事業,他守護的是一份熱愛,守護的是一個追求,守護的是讓他有所依賴的生活保障。

培根說過:作為法官應當博學勝過機智,尊嚴多于縱情,謹慎超過自信。對于能定奪當事人官司輸贏的法官來講,審判權無疑是手中的尚方寶劍,但這把雙刃劍在老法官手中卻重如千斤,面對每一個案件,他們都小心翼翼、謹謹慎慎、如履薄冰,唯恐傷害了人民群眾,毀壞了法律的尊嚴。這就是我想說的老法官們第二個品格:謹慎。今年夏天,一位年過半百的老法官下鄉辦案,一進農家門,當事人的老母親就拉著他的手說:你要為俺作主,幫俺討回公道。說著就讓當事人拿出兩袋鮮茹送給老法官,老法官婉言謝絕,他握著當事人的手,感慨地說:東西雖少,但它足以讓天平傾斜,讓公正不覆存在,這是你們不希望看到的結果。心意我領了,東西不能收,你要相信我們,相信人民法院。當事人感動了,佩服的點點頭,眼里又充滿了希望。謹慎讓老法官們變得時時處處都嚴格要求自己。開庭之前,他們會整齊地穿好法袍,庭審之后,他們會認認真真地撰寫裁判文書,既是裝訂卷宗,他們也會仔仔細細地整理好每一份材料,從不放過任何小的紕漏,使每一個案件都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正是由于老法官們有了這種小心辦案、謹慎行事的品格,才使得他們辦結的案件很少出現差錯,當事人勝敗皆服,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好評。

作為基層法院的老法官,他們雖然沒有蒼松傲雪頂立的大氣,但是有樸實無華、平易近人的品格。田間地頭,你可以看到他們與當事人促膝交談的身影;村落院里,你會聽到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聲音。有了這種樸實的品格,他們會把每一項工作都當成是自己的事去辦;有了這種樸實的品格,他們覺得自己沒有什么高貴之處,也沒有什么與眾不同,他們會設身處地的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有了這種樸實的品格,他們與老百姓的心貼得更近、更近,讓老百姓感到溫暖,更感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