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閃耀在希望的田野上-記省“最佳人民法庭”碾莊法庭庭長曹希法
作者:梁寧 賀峰 發布時間:2007-08-10 瀏覽次數:3435
曹希法同志已在基層人民法庭工作11年,2004年至今擔任邳州市人民法院碾莊法庭庭長。多年來,曹希法同志時刻牢記“司法為民”宗旨,積極踐行公正與效率主題,積極探索符合農村特點的調解新思路、新模式,努力將訴訟調解與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相結合,實現了法院調解和人民調解兩者的良性互動,使這朵“東方之花”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付出總有回報,曹希法用實實在在的成績贏得了人民群眾和上級領導的由衷贊譽:2001年被評為徐州市“文明法官”;2002 年被評為徐州市“人民滿意法官”; 2005年碾莊法庭被省高院評為“最佳人民法庭”、被省綜治辦、省高院和省司法廳評為“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2006年被評為“徐州優秀人民法庭”、本人被評為“優秀法庭庭長”;2007年2月被評為“規范人民法庭先進單位”、4月被省高院和省人事廳聯合評為“全省法院系統先進集體”。
調解之花綻異彩
人民法庭處理的案件多涉及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屬于人民內部矛盾,為了有效化解矛盾,曹希法注重將調解工作貫穿于審判工作的始終,把調解作為解決糾紛、化解矛盾、促使當事人息訴服判的最有效的辦法,力爭案結事了,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碾莊法庭全省成為民事訴訟調解先進單位,在辦案過程中,曹希法除了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外,還經常借助基層組織、當事人親友甚至說情者參與案件調解,通過他們來勸說當事人,促成雙方達成共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年來,曹希法辦理的376件案件調解率達到73%,在部門負責人中辦案數量最多,且無一改判和發回重審,沒有一件涉訴信訪案件發生。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案件隨之增多,案多人少的矛盾也日益凸顯。因此他注重加大對人民調解組織的指導力度。他積極與鄉鎮黨委政府和司法所等部門溝通,在各鄉鎮成立由黨委一名主要負責人任主任,司法所、村委會等單位的負責人為成員的人民調解領導小組,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時進行信息通報和反饋,對有苗頭、傾向性的問題及時發現并制定相應解決措施,形成了長效的工作機制。為加強工作聯系和指導,曹希法實行法庭法官“分區包片、定點聯系”制度,形成了以人民法庭為中心,以村(居)民調解委員會為主體,以司法所為重點的‘三位一體’的調解服務網絡,從而完善了人民調解機制,規范人民調解組織,為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化解糾紛,減輕法院工作壓力的作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巡回辦案效果好
“梆”,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聲,曹希法和碾莊法庭的法官在宿羊山村委會的又一次巡回庭審開始了。
此時的村委會門前站滿了群眾,人們聽說法庭今天在此公開審理案件,便早早地等候在這里觀看庭審。這次審理的是一起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被告王某以原告孟某父親欠款為由將原告的一輛汽車扣留并出賣,原告多次向其索要未果。庭審中,由于原、被告法律知識匱乏,曹希法便積極引導他們進行舉證、質證,并耐心向他們釋明有關法律規定。經過耐心調解,雙方終于達成協議,握手言和。
庭審結束后,曹庭長和法官們又耐心地向旁聽群眾解答咨詢。“這樣審理案件不僅讓我們看到法律的公正,也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法律知識,希望法庭經常到我們村里來公開開庭。”一位旁聽群眾不無感慨地說。
近年來,曹希法為切實貫徹司法為民宗旨,將法庭巡回辦案、方便群眾訴訟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在距法庭較遠的村、鎮設立巡回辦案點,已多次選擇典型案例深入學校、鄉村進行公開開庭審理。曹希法在工作中發現燕子埠和車夫山兩鎮的當事人經常因交通不便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出庭,便要求辦案人員,遇到這兩地的案件,開庭時間要相對推遲,并在兩地開展“兩點一動”辦案活動,即春種秋收的農忙兩季,在兩鎮選擇固定地點立案、開庭,并且在交通極為不便的鄉村進行巡回辦案,以案講法,向旁聽群眾宣傳法律,做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使每一次巡回審判都成為一次生動的普法教育,提高了農民的法律知識和法治意識,倡導了文明道德新風尚,深受群眾歡迎。
服務大局理念強
曹希法始終把服務大局作為審判工作的第一要務。轄區的宿羊山和車夫山兩鎮都是國家級的大蒜基地,大蒜遠銷幾十個國家、地區,每年的大蒜交易額達十多億元,大蒜產業是邳州的支柱產業。曹希法不斷提升服務理念,每當購銷季節,便把“視線”緊緊盯住大蒜市場,拿出專門精力,專門選派人員,采取急事急辦,快事快辦的原則,堅持從大蒜的栽種、管理、收獲、銷售及訂立購銷合同全過程服務,并利用“個案巡回辦案點”對出現的糾紛進行快立、快審、快結,及時解決涉蒜糾紛,促進了大蒜市場的穩定,有力地保障了大蒜這一支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民營企業尚屬起步階段,企業主法律知識匱乏,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因此涉及民營企業的合同、權屬侵權糾紛也隨之增多。為增強民營企業主的法律意識,曹希法便積極利用各種渠道宣傳法律知識。法庭專門購置了電子顯示屏安放在法庭大門一側,除公布當日開庭信息外,還開辟“訴訟指南、法律法規、典型案例”等欄目滾動播出,電子顯示屏前每天都要吸引許多群眾駐足觀看,許多私營企業主也將觀看電子顯示屏作為提高法律知識的一種途徑。針對農民法律知識缺乏但又迫切需求的特點,堅持開展送法下鄉活動,經常深入鄉村街道開展法律宣傳和咨詢,向村民散發《農村土地承包法》和《合同法》等法制宣傳材料,增強法律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農民得到幫助和啟發,增長了法律知識,提升了法律意識。
心系天平重奉獻
碾莊是聞名世界的淮海戰役主戰場,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由于歷史的原因,經濟一度較為落后,因此,人民法庭基礎建設受到嚴重制約和影響,法庭的物質裝備比較薄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改善執法條件,曹希法積極響應院黨組的號召,決定建設新法庭。俗話說“一分錢難到英雄漢”,在法庭建設過程中,資金緊缺是最大的困難,為了能夠如期完成新法庭的建設任務,曹希法把家中省吃儉用積攢的2萬元錢拿到法庭應急。由于沒有辦公場所,曹希法和碾莊法庭的8名同志擠在兩間借用的民房里辦公、住宿。夏天,酷熱難耐,他們只好不斷向房內潑水以期降溫;冬天,寒氣襲人,他們只好用沙子圍堵門底縫以期抵擋冷風的侵襲。由于長時間處在陰暗潮濕的環境,曹希法同志的關節炎時常復發,令他疼痛難忍。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曹希法帶領碾莊法庭的干警們硬是堅持了一年多,沒有人叫苦也沒有人叫累。為了節約資金,曹希法帶領干警們主動放棄節假日,起早貪黑,自己動手拉土方、平院落、搞綠化,每一塊磚、每一棵草無不凝聚著他們的辛勤汗水。只用了一年時間,一座1200平米的現代化人民法庭審判辦公樓拔地而起,成為蘇北法庭中的一個亮點。
曹希法同志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付出更是超出了平常的代價,對事業的執著,必然導致投入家庭精力的減少,作為一年要審理二百多件案件還要做好法庭管理、指導人民調解等工作的庭長來說,曹希法總是感到時間太少。在父親生病住院期間,為了不耽誤工作,曹希法只好讓妻子到醫院照顧,替自己盡一份孝心。曹希法有個聰明漂亮的女兒,今年十歲了,然而十年來,曹希法一直在法庭工作,由于法庭人員少案件多,曹希法經常加班加點,很少回家和家人團聚,每年春節,他都讓干警們回家過年,自己堅持值班,讓妻子女兒和他在法庭過年。他作為一名父親和丈夫,何常不希望分出點時間照顧家庭,然而,為了心中的天平,他義無反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為保證每一起案件不超期,曹希法常超負荷工作,他放棄了多少個休息日自己也說不清。
多年來,曹希法默默無聞地奮戰在司法為民的第一線,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贊譽和支持。如今,曹希法正以嶄新的面貌,昂揚的斗志,帶領碾莊法庭的全庭干警奮力拼搏,開拓創新,向著更高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