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里傳來爽朗的笑聲
作者:陳德嚴 發布時間:2012-05-03 瀏覽次數:1028
“哎呀呀,我怎么沒有想到這一層啊?瞧我這腦子!回去就戒酒,哈哈哈……”鄭某激動得把老婆賈某攬入懷中,順勢在她額頭上親了一口。賈某在丈夫的手臂上輕輕一點,鄭某很會意地趕忙放開攬著老婆腰的右手,緊緊地握住江蘇省金壇市人民法院朱林法庭法官郭金欣的手說:“太感謝郭法官了,你比我們村張媒人還厲害啊!我請您喝酒,走走走,一定要去啊。”
郭法官笑著對他們夫妻倆說:“瞧你們這腦子,剛才還怎么說著來著?哈哈哈……看得出你們夫妻很恩愛,以后不要為了芝麻大的事情鬧別扭,凡事要多溝通、多交流、少發火、少動怒,傷感情的話要在腦子里轉個彎,變個法子說出有感情的話,家和萬事興,夫妻同心就沒有過不了的坎。不說了,你們相愛如初,就是我今天最好的晚飯,哈哈哈……”爽朗的笑聲從法庭里飄揚開來。
看著他們漸行漸遠的身影,郭金欣回想起他們剛跨進法庭大門的那一幕。
“沒法過了,離婚!”“離就離,誰離不開誰啊?”4月23日下午,一對中年男女吵吵嚷嚷地走進金壇法院朱林法庭。郭金欣法官放下手中的卷宗,熱情地接待他們進了辦公室坐下,倒上茶,請他們一個一個好好地說。男的坐在一旁,女的眼里噙著淚水,慢慢道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他們是朱林某村的一對再婚夫妻,男的姓鄭,女的姓賈。兩年前經人介紹走到了一起。鄭某在村里的某民營企業上班,賈某主要在家操持家務,有時也給村里的企業打打零工補貼家用。去年,賈某為鄭家喜添一千金。兩年來一家生活雖不富裕但也算幸福美滿。但最近幾個月,鄭某因為工作上的事情經常借酒消愁,也常因賈某沒有和他商量就貼補與前夫所生女兒而慪氣。鄭某越想越感到憋屈,認為賈某是有意瞞著他,花錢大手大腳,不注重節儉,對目前家庭缺少關愛,和他同床異夢。于是就借著酒勁對著妻子罵罵咧咧,有時還來幾下拳腳。
聽到這兒,郭法官已經弄清了矛盾癥結所在,他并沒有馬上打斷他們,而是一如既往地一面給他們添茶倒水,一面傾聽他們的訴說,等他們把心中的憤怒、猜疑、委屈和苦水全都倒出來,再試探性地問他們“還有要說的嗎?”鄭某說“沒了”。賈某說“有的”。郭法官就讓她繼續說下去。
郭法官更加堅定最初的想法:“這個婚不能離,這個家也不能散。”于是在征得他倆同意的前提下,跟他倆分別談話。賈某也深知鄭某為人忠厚,并不是心疼錢。鄭某前妻所生的孩子不是他的,給他帶來的傷害太深。賈某心疼自己的大女兒,瞞著丈夫給錢都是為了現在這個家庭,生怕丈夫看到眼前回想起他以前那段不幸的婚姻,所以心存僥幸,認為鄭某不會知道或者知道也會慢慢體諒她的苦衷,沒有想到事情竟然發展到引起鄭某的誤解……
通過對他們言談舉止的細心觀察,郭法官分別對他們進行情緒疏導,以正面肯定積極引導為主,輔以情緒離婚案例對家庭孩子的不良影響進行勸慰。時間在一點一滴悄無聲息中溜走,鄭某和賈某的情緒漸趨穩定,調解的時機也逐漸成熟。郭法官從當事人心理情緒微妙處切入進行調解。現場交談的氛圍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變得像朋友聚會那樣逐漸活躍了起來。經過兩個小時耐心細致的“三方會談”,一起離婚案件漸漸變成了一部“愛情回憶錄”,夫妻雙雙表示將共同演繹“將愛情進行到底”。
為什么一開始郭法官就能斷定這起離婚案件能夠調解和好,而且僅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就能取得成果?帶著疑問,筆者問郭法官。
郭法官侃侃而談,他告訴筆者這是一起情緒離婚案件,該案具有代表性。首先,一般案件尤其像離婚這樣的民事案件,來法院起訴的主體大都是只有原告一方,原被告雙方同時帶著情緒來到法庭起訴離婚的,大都屬于情緒型離婚案件,尤其是對曾經有過失敗婚姻經歷的當事人更是如此。如果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就不需要到法院來,到民政部門就可以解決。其次,雙方發生爭執的內容中并沒有發現可以動搖婚姻基礎的東西。對于再婚都已成為人父人母的夫妻,他們更懂得生活的意義。再次,從他倆走進法庭的前后表現來看,他們都沒有真正離婚的意圖。泰戈爾說過,“沒有一個凡夫可以隱藏住自己的秘密”。你別看他們大聲叫嚷著要離婚,實際上這正是他們內心不想離婚的極端反映。法官審理案件,也要像醫生一樣學點心理學,找到病根,學會疏導安撫當事人。讓他們把要說的話全部說完,說完了他們的怨氣就沒了,沒有了怨氣,情緒也就沒了,案子也就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