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花在這里綻放
作者:房春娥 發布時間:2013-11-15 瀏覽次數:1993
洪澤湖畔,淮水之南,在淮陰這座千年古城中,淮陰區人民法院高舉文化建設大旗,堅持以文化建設促公正司法,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文化惠民、文化育人、文化興院的華美樂章。
揚司法文明 鑄公正之魂
“在文化建設中,我們牢牢抓住司法文明這個核心,用司法文明鑄就公正為民的深厚底蘊,不斷提振干警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該院院長尤鐵梅表示。
該院專門下發了《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文化建設實施意見》,結合“崇法尚德守廉,親民求實爭先”的淮安法院精神,對法院文化建設作出部署。將干警的行為文化建設作為重點,倡導態度親和、辦事規范、作風嚴謹、舉止文明、儀表端莊的行為文化。為實現良好成效,該院還完善了行為評價體系,建立干警業績檔案,將規范著裝、文明用語等評查結果納入考核范圍。在法官通道設置了正衣鏡,讓每一位開庭審判的法官和書記員檢查自己的衣著與容貌,在訴訟服務中心等窗口單位規范司法禮儀,開展“微笑服務”、“季度之星”評比等活動,加強廉政教育,用行為文化建設激發全院干警團結拼搏、敬業奉獻的精神面貌,連續10年未發現違法違紀現象,實現了“零違紀”,連續6年被江蘇省文明辦授予“文明單位”稱號。
淮陰區法院堅持把法院文化建設作為圍繞“公正、廉潔、為民”司法核心價值觀,服務審判執行中心工作的重要舉措來抓。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信息日益增長的需求,建設了司法公開大廳,全面開啟視頻自由旁聽庭審模式,群眾可以無障礙旁聽正在開庭或者已開庭的案件庭審。自8月份司法公開大廳投入使用以來,已接待群眾1000余人。
規范標準的法庭設施,現代化的網絡辦公方式、濃郁的法庭文化氛圍,這就是淮陰法院的基層人民法庭形象。
人民法庭與基層組織、派出所建立“庭所共建”等合作模式,創造性開展法官參與轄區村民黨員議事會活動,巡回審判模式常態化,法庭開放定期化,充分發揮法庭面向農村、面向基層、面向農民的前沿陣地作用,精心打造文化法庭品牌。徐溜法庭被淮陰區委、區政府聯合表彰為“維權與法治文化建設先進單位”,被江蘇省高院表彰為“法庭文化建設示范單位”。
重素質強院 夯公正之基
“法官沙龍”是淮陰法院分享思想與智慧的新形式,通過舉行“青年干警論壇”、“讀書月”、“審判業務培訓日”、“法苑大講堂”等活動,讓思想與智慧在交流中碰撞火花;該院打破各部門間自我封閉、自我循環的工作定勢,建立起了法官定期輪崗制,創辦了學術內刊《淮陰法苑》,聚集了法官的智慧,增強干警調研能力,加快成長的步伐。
“作為一名剛出校門的大學生,通過青年干警論壇,不僅很快熟悉了工作環境,更加堅定了自己為人民司法的決心與動力。”剛進法院工作的小呂在青年干警論壇上說。
淮陰法院注重優化人才結構,構建了“培養、管理、使用”青年干警“四三三”機制的做法,實施青年干警培養接力工程,切實加強青年干警培養,通過青年干警導師制、競爭上崗、基層鍛煉、“三比三看”辦案競賽、書記員業務輔助技能競賽等途徑,不斷提升青年干警的綜合能力。鼓勵干警參加高學歷教育和司法考試,目前,該院本科以上學歷干警占全院干警總數的90%,其中研究生學歷18人,研究生在讀9人。該院還著力打造復合型法官,出臺《40周歲以下青年干警調研信息宣傳考核辦法》,助推干警崗位成才,每年在市級以上發表調研文章百余篇,發表宣傳文章千余篇。
淮陰區法院注重加強與法學類高校的合作,已與淮陰師范學院法學院、江蘇師范大學法政學院等多家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人才交流、合作培養、課題申報、教學計劃等方面達成多項合作,邀請法學專家擔任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參與案件評查,資深法官擔任法學院客座老師加強理論研究。與淮陰師范學院法學院共同研討的《關于農村橋梁建設致人損害的司法建議》,被評為全省十佳司法建議。“辦案子是用法學理論指導業務實踐,到法學院講課是用審判實踐指導理論研究,雙管齊下,受益頗多!”全省審判業務專家、淮陰師范學院法學院客座老師滕威庭長感慨道。
以人本之心 聚文化底蘊
優美的旋律、動感的節奏、熟練整齊的動作,這不是舞蹈大賽,而是淮陰區法院黨組成員、紀檢組長陳曉明帶領一群女法官在法院舞蹈室里練習健美操的情景。一談起這個舞蹈班,陳組長言語間充溢著一種無比的幸福。
這是淮陰法院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為滿足全體干警文化生活需求,豐富干警的業余生活,提高干警的身心健康水平,成立自行車、籃球、攝影、書面等興趣小組;開設健美操、瑜伽班等健身課程;經常性地開展趣味運動會、拓展訓練、演講比賽等各項文體活動。其中,“天平杯”趣味運動會已連續開展了十屆,“春晚”也已連續舉辦了五屆。通過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增進了干警之間的感情,充分調動干警的積極性、創造性,營造了團結進取、敬業奉獻、昂揚向上的工作氛圍。
“書香法院”是淮陰區法院又一大名片,也成就了該院內聚人氣、外樹形象的職工文化品牌。該院立足自身實際,精心策劃,建成了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圖書室,圖書室面積約有40平方米,藏書量10000余冊,設專人管理,書籍主要包括有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匯編、國學教育、保健娛樂、社會科學等,還設有電子閱覽室,方便干警上網查閱資料,滿足審判公正需要。2013年9月,該院被江蘇省總工會評為“職工書屋”示范點。
建立院史陳列室,記載了自1950年建院以來63年的光輝歷程,激勵干警永不自滿、不斷進取,成為青年干警的教育基地;開辟一條30多米的文化長廊,由干警自主創作的攝影、書畫作品組成,分多個版面,圖文并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淮陰法院的崇文風尚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文以化人,法以載道。淮陰區人民法院將以加強文化建設提升法院與干警的軟實力,在為人民司法的道路上走的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