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這不那”是句土話,翻譯成書面語言,可以有多種解釋:不鬧矛盾,不沒事兒找事兒,不瞎折騰等等。

我與老伴朝夕相處,一起生活了三十余年。如今,我們都已年逾半百,夕陽西下。外人都說俺倆“不這不那”,過得有滋不味。其實,我與老伴不全是不這不那,有時也這也那,常發生口角,但都沒有動過于戈。

我自幼喜愛作文,現在仍常常為構思小說、推敲詞句、尋覓深沉幽遠的意境而發呆、木然“定格”,丟三忘四。每當這時,老伴從不大光其火,她不這不好,只是嘿嘿一笑:“呆子,去做你的事吧,這鍋、這碗、這灶……俺全包了!”

老伴有時也這也那。每當熒屏出現“陳士美妻”這場戲時,老伴便陰一句,陽一句,旁敲側擊地說:“槽糠之妻不能欺,你可千萬甭學了陳士美!”

我口重。老伴做上再好的佳肴,我總喜歡外加酸、甜、苦、辣幾個小蝶。老伴便敲打道貌岸然:“咳,挑三揀四,吃著鍋里看著碗里,你這個人……”我噎了幾噎,挺挺脖子,不這不那,也就過去了。老伴見我不這不那,她也就不這不那了。

為了不這不那,我主動放棄對家庭的領導權,老伴見放權,也不大權獨攬,而是遇事商量,辦事協調,共同操作。她打內我打外,和和睦睦,互敬互愛,幸福美滿,大福大貴……

不這不那,這是許多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對幸福的希冀!

一個國家不這不那能安邦,一個地區不這不那能發達,一個部門不這不那能興旺,一個家庭不這不那能各睦,一對夫妻不這不那能白頭偕老……,愿天下人都不這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