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之間話通達
作者:張明廣 發布時間:2007-09-28 瀏覽次數:1662
舍喧囂而得寧靜,舍貪欲而得清廉,舍小義而得大道,這應該是對一個法官“舍得”之道的最好詮釋吧。“榮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遙想天上云卷云舒?!狈ü偕岬弥g,應是至為通達的境界。
五千年悠悠歲月,千古畫卷,世代口碑相傳的法官,所舍者便是大舍,是自己的親情和個性的張揚,但這個掌管著“鍘刀”的特殊群體,世人總要帶點敬畏的神色,包公、海瑞,人們世代稱其為“青天”,這一得真可謂至尊至貴,是真正的大得。
賈平凹先生在《舍得》一文中說:會活的人,或者說取得成功的人,其實懂得了兩個字:舍得。平凹先生是個參悟透了人生的奧妙與玄機的人,的確,“舍得”二字,其實已經囊括了人生所有的真如。仔細閱讀,竟有心心相通之感。 《左傳》中有一句話這樣說:“君以此始,則必以此終”,法官的“舍得”是智慧的沉淀,是清醒的痛苦,更是博弈之后的喜悅。
法官為求公正,力排眾議,義無反顧。
法管明問細查,掩卷凝思,博采眾議。
法官嘔心瀝血,精誠所至,直抵人心。
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法官都是社會的精英,是尊貴的象征,是智慧的化身,法官當是體會“舍得”之道最深刻的群體。
至通達之境,舍得便是真的“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