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感謝,工作站設立得太及時了。今后,我們一定和法院保持聯系,希望法院幫助我們增強抗風險能力!”翻開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法院“聯系企業工作站”電話聯絡本,一個個感謝電話的記錄見證了工作站的成長進程,當事人的感激之情越過電波,固定成文字,躍然紙上。

  面對金融危機的沖擊,潤州法院變被動司法為能動司法,超前服務、延伸服務,于2009年11月分別在鎮江市潤州民營開發區、潤州工業園區設立聯系企業工作站,由相關審判人員輪流駐站辦公。

  “我院設立的工作站,不局限于對企業個案指導的方式,綜合運用多種手段,發揮司法能動性,達到預防與減少企業內部紛爭與外部經營法律風險目標。”談及工作站的設立宗旨,該院分管商事審判業務的副院長尤鋼如是說。

  工作站運行的第二天上午,民二庭陳大偉法官便接到了華虹電子公司總經理李寧生的來電,李寧生根據該院發放的聯系卡,就企業內部退休人員返聘的問題進行咨詢。陳大偉在與民一庭的法官進行認真商討后,給予了詳細的答復。于是,便有了本文開頭那一通感謝電話。

  “謝謝沈法官,你們不僅為我們挽回了損失,還針對勞動合同中的漏洞給出了法律方面的建議。我們下周會根據司法建議對員工進行培訓,希望法官也能來為我們上一上課。”來電者是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城。

  該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2010年,公司發現兩位已經離職的業務員在對手公司內從事與原告產品相關的工作,違反了保密協議的約定。于是提起訴訟,經過工作站法官居中協調,兩位員工主動到公司打招呼緩和矛盾,并各自做了賠償,承諾不再侵害公司的利益。

  一間房、兩個人、三張桌,辦公室雖有些簡陋,法官的實力不打折扣,法院聯系企業工作站里電話聯絡本摞成一疊,簡明清晰的設計了來電時間、來電人、來電內容等欄目,該院還要求條條來電有責任人、有反饋,筆者翻到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來電這一頁,“來電反饋”一欄,民二庭庭長葉志祥工整地記錄著回訪情況:該公司已根據法官的建議對勞動合同、保密協議等條款進行了修改和完善,減少了今后再發生類似事件的幾率。

  送法進企打預防,司法建議下準藥,案件審理促雙贏,潤州法院服務小微企業既做企業發展的“益友”,也做維權的“靠山”。三年來,舉辦法制講座27次,贈送法律書籍二百余本,發放司法建議24份,獲18家企業有效回復,為近百家企業解決爭議標的額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