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執行路-睢寧法院執行工作側記
作者:馬娟 發布時間:2007-04-18 瀏覽次數:3346
時間在變,法院公正高效的主題沒變;事過境遷,法院司法為民的主線沒變。當執行以法院權利救濟的最后一個保障出現的時候,執行就成為法院審判工作之外的又一條生命線。回望昨天的路,清晰又模糊,走過了風雨,經歷了坎坷,睢寧法院執行工作卻綻放了雨后的彩虹,透射了天晴的陽光。
挑戰??執行工作唯一的選擇
“執行難”是一個社會頑疾,但在睢寧法院執行工作卻出現了連續三年沒有一起矛盾激化案件,沒有一起強制措施有瑕疵案件,更沒有一起違法違紀案件的局面。秘訣是什么?那就是一種挑戰的精神,一種敢于啃最難啃骨頭的精神。
執行工作是整個法院工作的突破口,該院挑選25名精兵強將組成執行局,其他各部門隨時為執行工作提供服務,院黨組注意隨時向黨委、人大等有關部門及時匯報重大執行案件,主動爭取他們的有力支持和監督,實現了執行“大合唱”的局面。
執行講究大境界和大視野,執行難的形成是社會法制不健全、誠信不彰等因素作用的結果,而執行工作直接作用于老百姓,因此攻克執行難的根本出發點就是解決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睢寧法院每年都組織專項執行開展清理拖欠民工工資,讓無數民工含著感激的眼淚回家過上了團圓年。就在2007年3.15維權日到來之際,一個由21名申請執行人要求給付標的30余萬元的養老保險金的案件在歷時半年,經過幾番周折執行之后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執行真難,可是力克執行難,唯有迎難而上。
創新??執行工作不竭的源泉
幾年來,除了執行理念的與時俱進,睢寧法院在具體執行方法上也亮點頻現。先后制定和完善的40多個執行制度,保證了執行工作的健康高效運轉。在每年開展的執行清理積案專項工作中,實行“定期通案、易人執行”制度;集中發布執行通告、限制被執行人消費;在各種媒體滾動播出被執行人有關信息使其無處躲藏;執行法官制度的探索和實踐;實行執行人員單獨序列考核等等。
執行改革中,強化了當事人主義,建立了當事人舉證制度、風險告知制度、公開聽證制度等制度措施,對當事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或因下落不明、被捕入獄等原因而不具備執行條件的,則采用登記備案制度,從而促進了訴訟資源的合理流轉,也達到了降低執行信訪量的雙贏效果。
在執行方法上,該院窮盡各種執行措施,大膽創新,執結了多起疑案、難案。在一起監護權糾紛案件中,該院30余名執行干警兵分五路,經過29小時的鏖戰,調動一切盡可能調動的人力,想盡一切盡可能想盡的辦法,抓住每一條有可能的線索,采取一切能夠說服被執行人的措施,終于讓分離一年之久的母子在深夜團聚了。
將執行進行到底,創新是尋求執行突破的唯一途徑。
支持??執行工作外部的動力
隨著中央政法委加強解決執行難問題文件的下發以及省委關于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電視電話會議的召開,該院執行工作除了在政法系統得到重視外,更是得到了縣委、縣政府、人大、政協四套班子領導的高度重視。每年的人代會上,都要專門審議法院執行工作報告,并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出臺了加強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決議,在各方面給予法院執行工作支持。在2006年該院集中執行專項活動中,該院執行局在院機關和四個人民法院設了專門的執行小組,對十六個鄉鎮執行案件進行集中執行。縣領導在聽取了情況匯報會,迅速召開全縣大會,各鄉鎮負責人列席。其間,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執行工作的情況和難度,要求各鄉鎮不遺余力的配合執行工作的開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為外部監督力量,積極參與到法院執行工作中,為執行獻計獻策。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該院經過2個月的集中執行活動,執行工作呈現良好的局面,取得了執結率 91.29 %,執行標的到位率85.5%的好成績。法院與各鎮政府也因此加強了溝通,消除了隔閡,過去的抵觸和對抗,也轉變為現在的理解和配合。
像孩子依偎著肩膀,像魚兒依賴著海洋,執行工作也離不開支持和理解的力量。
走在執行難的道路上,感受和體會到的是肩上沉甸甸的重量;沖鋒在執行一線上,面對的是挑釁進行的是智勇雙全的較量;在執行工作的背后,有著默默關注的目光和可以信賴的力量。
明天的執行之路也許很遠很長,堅持到底,相信每一段走過的荊棘都會留下燦爛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