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成都公交燃燒事件,死亡25人,受傷78人,傷亡之慘重是公交史上所罕見的。事件發生以后人們除了關心事故本身之外,引起了社會各界有志之士的深刻反思,共同探討如何才能確保公共安全。經濟在發展,城市的規模在加大,但是隨之而來安全事故問題也在接踵而來,毒奶粉事件、火車脫軌事件、小煤窯爆炸事件、杭州飆車致人死亡等等事件的發生,雖然都是一些突發性的事件,但上述事件卻反映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我們的公共安全正在陷入危機,公眾甚至有了一種惶惶不安之心。關注共同安全,建立預防相關預警和防范機制刻不容緩,防范需要于未然。

為什么近幾年危害共同安全的事故頻發,我想背后肯定有其深刻的原因,雖然每次事故發生都有其偶然性、突發性、特殊性以及不可預測性的一面,但是,卻并非不可避免。每一起事故發生,總能發現很多不該發生的問題:比如杭州飆車時間,改裝跑車能夠上路,沒被交警攔下,杭州城內長期存在飆車事件并且多次導致人員傷亡,但都沒有引起交警部門的足夠重視;成都公交車發生燃燒,28人在車內無法進行自救,車外見義勇為的人無法打開車門,車內座椅竟然是易燃品等等問題,如果在事故發生之前我們都能嚴格檢查,責任到位,很多傷亡事件本可以避免。但一次次慘痛教訓之后,只能換來人民短暫的震驚、咋舌,緊接著是輿論一邊倒式的責罵和攻擊,當一切平息之后,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或者是被下一次事件的新鮮感所取代。當冷靜下來的之后,我們應該知道,謾罵和譴責所帶來的邊際效果,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小,我們不需要僅僅是對某些人的懲處來平息民憤,也不需要在壓力之下的例行檢查來表明決心,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明天可以放心、安全地享受著這個社會所給我們所帶來的一切。

非典事件之后,每次安全事故發生后,政府相關部門都會積極地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公眾公布數據、作出解釋,通告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處理結果,態度之誠懇令我們感到欣慰,這是前些年所不敢奢望的。事件透明化操作,曝于公眾的監督之下,做法很值得推崇。可無論政府做得再怎么到位,解釋在怎么透徹,責任人處罰如何之嚴重,似乎也只是馬后炮,無法開脫其本身的責任。為什么每次事故發生后我們驚嘆于各種各樣的如果怎么樣……事故就不會發生,如果怎么樣…….傷害可以降到最低。公眾不需要太多的如果,再多的如果也無法換回現實的一切,我們妄想著如果如果可以發生,我們每個人似乎可以終其一生,享受著人間美好,甚至是逝者也可以重生。但是我們沒有重來的機會,我們的生命很脆弱的,也很無奈,因為只有一次。為什么一切本該可以做到的如果,最終都會成為親人朋友們一生為之惋惜的話語呢。

本杰明曾經說過,正是因為現實充滿了失望,我們才被賦予了希望。明天太陽依然會升起,活著的人還要繼續生活,我們不希望在下一秒里,我們再次陷入痛不欲生的追悔,因為莫斯科從來不相信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