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法院的“鏗鏘玫瑰”
作者:吳杏萍 許文玨 發布時間:2009-03-06 瀏覽次數:2626
編者按:在宜興法院的審判隊伍里,有著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們集善良、智慧、正義、堅強于一身,她們恪守職業道德,擔當著維護公平正義的重任;她們耐心細致,用實際行動踐行司法為民;她們銳意進取,顧大家舍小家,成為審判事業的中堅力量。她們就是宜興法院的“鏗鏘玫瑰”。在“三八”節來臨之際,我們采訪了三位女法官,讓我們走近她們。
為了孩子的希望
人物背景:杭群英,45歲,1993年調入法院工作,先后在辦公室、刑庭、少年庭工作,曾獲無錫市刑事審判工作先進個人、市政府嘉獎、綜合治理先進個人等榮譽。
杭群英到少年庭工作已有五年,五年來,她默默耕耘在少年審判崗位上,共審理了290件涉少民事案件,處理了大量涉少家庭糾紛,調撤率達80%,她用情理法呵護著受傷害青少年的成長,演繹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14歲的琪琪因撫育費把親生父親告上了法庭,當杭群英找到她的父親李軍時,他向法官訴苦:不是不愿意付,也不是沒能力付,而是一向可愛乖巧的女兒視自己為“仇人”,不當他是父親。原來,琪琪的父母已離婚六年,六年的時間里她從沒有叫過他一聲爸爸,每次去拿撫育費時總是冷冰冰的三個字“拿錢來”。為了“懲罰”一下女兒對自己的冷遇,李軍來了個緩兵之計,故意停了女兒的撫育費,來看看女兒的態度。不料女兒并不中計,反將他訴諸法庭,父女關系更加冷若冰霜。杭群英通過外圍進一步了解到,琪琪“恨”父親是有原因的,琪琪覺得父母分開全是錯在父親,所以決定不再理他。了解情況后,杭群英單獨找琪琪談話,從如何理解大人之間的事,到作為女兒應尊重父親,在心理上一一為她疏導,及時解除了她的思想疙瘩。同時也做李軍的思想工作,不管如何,血濃于水。最終,父女倆和好如初,女兒撤回了對父親的起訴。
“一個家庭的破裂,若處理不好,往往容易給孩子留下心靈上的創傷,這對他們的成長極為不利,有的甚至變得性格偏執。在婚姻家庭糾紛中,我們的功夫主要在庭外,堅持與當事人子女、學校老師和當地基層組織面對面,促進家庭和諧,給孩子們撐起晴朗的天空是我們的責任。”杭群英如是說。
扎根基層心無悔
人物背景:儲曉惠,38歲,1994年考入法院,現任丁蜀法庭副庭長。曾獲市政府嘉獎、三等功、優秀政法工作者等榮譽。
從埋頭裝訂卷宗的書記員到辦案干練受到地方百姓稱贊的副庭長,儲曉惠在法庭一干就是十五年。“在基層辦案,每天面對的是‘雞毛蒜皮’的糾紛,但卻都是關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能夠實實在在地為老百姓服務,雖然辛苦但心里開心。”她笑言。
儲曉惠辦的大部分都是民工工資、贍養、工傷待遇等涉及弱勢群體的案件。一起交通事故造成13名中學生受傷,是她經過多方協調,爭取到位了28萬余元賠償款。一個日方投資的企業,老板生病回了日本,企業因此倒閉,46個民工的工資沒有著落,是她通過無數次的聯系與溝通,感動日本老板,要回了工資款。這些年,有多少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在她的努力下得以維護,她已記不清了。她只知道:作為法官就是要讓老百姓相信,法律自有公道。這樣,她就問心無愧了,這也是她一直以來堅守的辦案信條。
她每年辦案數都在300件以上,是法院出了名的“女狀元”,而數字背后是她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一股不服輸的韌勁。
去年年底,正值寒冬,她顧不上天氣惡劣,帶著5個案件五天時間跑遍了整個寧夏又趕到甘肅,回來時不僅案子全部順利了結,連賠償金也都帶了回來,讓原告當事人佩服不已,感謝她在金融危機下及時幫企業回籠了資金。和她一起去的書記員說:“跟著儲庭出差就像打仗,速戰速決。”
心與夢想一起飛
人物背景:許貝麗,29歲,2003年考入法院,在民一庭擔任審判員。曾獲市政府嘉獎、優秀政法工作者等榮譽。
喜得千金后許貝麗比懷孕前重了
出校門后許貝麗的夢想很簡單:做一個優秀的女法官,用公平正義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或許在校時接觸的多是西方法官審案的范例,所以當她開始獨立辦案了,非常不屑東方式的調解工作,在她看來調解工作誰都會做,只有判決才能體現法官的法律素養,一份高質量的判決書是最能體現法官水平的。她接手的第一只案件就是判決的,那是2005年12月5日立案的一起贍養糾紛,歸徑
她第一次通過調解解決的是一起名譽權糾紛,當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取代冷冰冰的宣判的那一刻,她感覺特自豪,所有的付出在那一瞬間都變得無足輕重,喜悅溢滿了心頭。
去年5月休完產假來上班,她又接受一個新的挑戰:專門辦理勞動爭議類案件。她一邊上手一邊耐下心來鉆研學習,當年度就辦了153件,一躍成為民一庭辦案冠軍。今年,她已辦結了34件,手頭還有50多件。盡管工作很忙很累,年輕的她還忙里偷閑報考了南大在職研究生,下月中旬就要重返課堂的她一臉神往:讀書真是一種享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