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小撒探會》關注邳州法院人民調解工作
作者:省法宣 發布時間:2012-02-28 瀏覽次數:922
春寒料峭,萬物復蘇。2月27日,伴著清晨的陽光,江蘇省邳州市人民法院議堂法庭聘請的特邀人民調解員王成玉騎著自行車早早來到距法庭三十多里的土山鎮聶閣村,現場調解兩起圍繞一袋大蒜引發的涉及到三家人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與以往不同的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今日說法》欄目主持人撒貝寧和記者一起參與拍攝這場調解。
因為爭論一袋價值五六十元的大蒜是偷來的還是搶來的,村里兩戶鄰居,論起來還是叔伯兄弟的張全和張利倆家人在去年8月,在同是叔伯兄弟的張開家吃喜面時發生爭吵,張全為證明自己在的清白,手持桌上的盤子砸向自己的頭部時,盤子的碎片將張開的臉部、鼻部劃傷;還是因為這一袋大蒜,倆家人在大年初四大打出手,付出了總共傷斷三根肋骨和一位進看守所的代價。雞毛蒜皮的小事撕裂了叔伯兄弟的血緣親情。
調解現場,三家人坐在一起,在調解員的悉心勸解下,張全和張開順利達成協議,握手言和。但張全和張利倆家卻積怨已深,劍拔弩張,爭吵不已。調解工作艱難進行,數次陷入僵局。在調解現場、在駐村法官工作室、在雙方家中,具有豐富調解經驗和深厚法律素養的人民調解員王成玉靈活采取“面對面”、“背靠背”等多種調解方式,,運用樸素的調解技巧,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講法理、講情理,句句說到張全和張利家人的心里。講過9個多小時的調解,雙方終于達成了協議,續接了撕裂的血緣親情。
近年來,邳州法院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深入開展人民調解工作,在法院和全市各個鄉鎮以及矛盾多發的重點部門和行業設立40個人民調解工作室,聘請了41名工作經驗豐富、群眾威望高,來自社會各個行業的優秀人士擔任特邀人民調解員,構建了機制健全、運轉高效的大調解工作格局。僅去年一年,人民調解員共參與調解了3265件案件,占應立民商事案件的41.2%,其中許多“民調組織難協調、法律手段難定奪、行政手段難處理”的棘手問題,通過訴前調解得到有效化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據介紹,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今日說法》此行,就是專門對該院在開展人民調解工作的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進行采訪,在“兩會”特別報道《小撒探會》中進行宣傳報道。(文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