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太陽還在大海里沐浴,地平線上已是一片彤紅。

 

天,相當的亮堂了。村頭小河迎來了晨起浣衣的姑娘,原本鏡鑒般的水面起了漣漪,一圈圈慢慢地漾開去,沉睡了一夜的小河從夢中醒來了。

 

夏日的小河,是我兒時的樂園。

 

早晨醒來后,我喜歡來到河邊的水凳上,蹲著洗漱,讓清凌凌的河水洗去剛睡醒的慵懶,讓樹冠上鳥雀的歡唱驅走最后一絲懵懂。

 

作為農村的孩子,為豬準備草食是一門必做的功課。一大早,我會乘著相對涼爽的時候挎著竹籃到河坎上、莊稼地里扯豬草,當太陽升到一桿子高時,竹籃基本上滿了,我就到小河里把沾了泥巴的手和腿仔細的洗一下,然后挎著豬草回家,向父母交上這份作業。

 

小河里有不少的魚。我用平時攢下的零花錢到鎮上的供銷社買上一把魚鉤及幾米尼龍線,回來后用線串上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粗鴨毛梗,再把線綁在竹桿上,到河邊的樹蔭下釣魚。垂釣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兒。小河邊,微風輕拂,柳葉婆娑,蓬勃的無名小草和野花散發出的幽香在空氣中蔓延,飄進鼻,鉆進肺,令我神清氣爽。水面上魚漂的每一次沉浮都令我激動,魚兒的每一次上鉤都讓我興奮。雖然多數時候釣的魚不算多,但是,我享受了釣魚的過程,并且,小河邊的垂釣,讓我慢慢知道了平心靜氣做事的重要,自己漸漸學會了等待,學會了淡定。

 

小河最熱鬧的時段是下午。

 

吃過中飯,草草的睡過午覺,我便迫不及待的下到河里,摸河蚌,抓河蝦,豐富一下貧瘠的飯碗,同時,也順便避避暑,享受一下河水的清涼。很多時候,我還沒到河邊,老遠就聽到了隨風飄來的話語聲、歡笑聲——好多人來得比我更早,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小河的水很清澈,也基本沒有水草和浮萍。大家把身子淹進水里,只留頸項以上露在水面上,一點點向前移動,腳在河床上一點點踩踏,踩到小一點的河蚌,直接用腳趾鉗上來,遇到大一點的,就扎個猛子,到水下用手將之撈上來。對于螺,則只需動動腳趾就夠了。小河沒有污染,并且曲曲折折與長江相通,是活水,河蚌、螺螄很多,只要肯下到水里,總會有不小的收獲。有時,也有人會踩到魚,這就要旁人幫忙了,這人踩著,腳不敢移動,喊旁邊的人扎到水下把魚捉上來,通常都是些不大不小的魚。在水深處呆久了,可以到靠岸的淺水處,在一些小的洞穴里,雙手攏合,可以逮到蝦,當然,并不是很多。對于蝦,我有時直接將它扔進嘴里,隨便一嚼咽進肚里,算是打打牙祭。

 

在河里時,大家的腳在水下忙著,水面上的眼睛卻很清閑,悠然地欣賞小河的美景。兩岸的河坎上,草木葳蕤,蘆竹森森,楊柳依依,繁葩密綴,暗香浮動。岸上不遠的農田里,綠意盎然,生機蓬勃,一排排玉米腰肢輕舞,一壟壟芋頭隨風搖曳,一方方水稻靜靜拔節,一畦畦花生茁壯生長,蟲鳴蛙鼓于其間,鶯翔燕舞于其上,很美的田園風光。抬頭看天,碧空澄澈,天高云淡,俯首看河,水波微興,漣漪片片。水上簡樸的小橋、河里瑩碧的流水、岸邊素凈的農家,匯聚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婉約意境。原來,我的家鄉也是這么的美!

 

在水里忙乎久了,肚子會有點餓,這時,孩子們可能會做點小偷小摸的事兒。當河里人不多時,我們會偷偷爬上岸,溜到誰家的玉米地、花生地里,掰個把玉米、揪顆把花生,到河里洗一洗,簡單充個饑,然后繼續手頭的活兒。

 

天色近晚,夕陽西下,岸上人家升起了裊裊炊煙,大家收工了,提著竹籃,披著晚霞,走向各自的家。

 

有月的夏夜,小河別有一番韻味。河面飄浮著朦朧的霧氣,月亮靜靜地躺在水中,微風起時,吹皺一河碧水,月亮被扯破了,滿河的碎銀。星星點點的螢火蟲貼著水面游移,映在水中,與繁星為伴。月光透過楊柳的枝葉,灑落一地的斑駁。岸邊樹上的知了,在自在地鳴唱。河面的小橋上,人們悠閑地納涼,陣陣清風送來河水淡淡的腥味,帶來了絲絲縷縷的清涼。大人們聊著農事,預測著莊稼的收成。遠處的稻田里,飄來淡淡清香,傳來聲聲蛙鳴。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