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邀請大家來到這里,目的是向各位代表匯報我們近期的工作,征求大家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談談在您眼中的潤州法院是啥樣的,也給我們'挑挑刺',讓法院的各項工作發展得更好。”日前,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法院邀請20余名市、區人大代表作客,院長吳猛向他們介紹近期工作。

  當聽聞該院獲得集體一等功三連冠時,代表們紛紛表示:“潤州法院連續三年獲得省高院的集體一等功,既是法院的榮譽,也是我們潤州區的光榮!”

  司法公開

  線上線下全面開花

  “最近我趕了回時髦,也玩上了微博,一搜竟搜到了金山湖法庭的微博,我已經加關注了。建議微博中除了發布工作動態外,多增加些以案說法的段子,吸引更多人來關注。”一位代表說。

  在司法公開、司法為民的大背景下,潤州法院除了傳統的庭審觀摩、法院開放日等措施外,以金山湖法庭開通官方微博作為向網絡公開進軍的試水之作。為確保官方微博運行取得實效,該院指派專人負責更新、回復,讓司法公開穿過虛擬的網絡成為“有來有往”的溫馨互動。

  建立潤州法院互聯網平臺,推行裁判文書公開;設置潤州法院黨建網,將黨務工作公開;建立了18人組成的網絡回復隊伍,加強網絡民意溝通……網絡平臺的健全推動司法公開的廣度、深度、強度又上新臺階。

  線上的公開熱熱鬧鬧,線下的服務處處貼心。在訴訟服務中心設訴訟與執行雙軌立案柜臺,該院采取電子觸摸屏、計算機網絡手段和釋明答疑形式,加強案件查詢接待,及時向當事人公開開庭時間、案件流轉、執行進展等案件信息。通過導訴服務為群眾解答有關法律和訴訟問題。2012年至今,訴訟服務中心接待群眾查詢2981人次。

  請進來,走出去,通過代表委員觀摩開庭、座談評議,社會群眾參觀法院文化等多種形式,開門評議法院工作。2012年,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觀摩評議法官庭審186人次,召開座談會9次,組織新聞發布會1場,面向社會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接待5000余人次社會群眾走進潤州、感知法院。

  2012年底,潤州區人大第二次開展的全區效能建設評議中,該院再度以總分第一被評為效能建設優秀單位。區政協授予該院“公正司法突出單位”。

  審判工作

  體現大局觀民生觀

  “被告人嚴某的濫用職權案件造成國家財產損失138萬余元,影響很壞。這也是一起代表關注的案件。當天的庭審不僅有街道人大代表到庭,還有參加拆遷工作的代表到庭,是一次很有教育意義的旁聽評議活動。”金山街道一位代表回憶起庭審情形時說。

  隨著“南城北水”、官塘新城等城建重點工程的啟動,鎮江市打造“令人向往的山水花園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涉拆糾紛紛至沓來。該院主動將審判工作與推進城市化中心任務對接,特意選擇拆遷引發的典型案例邀請人大代表旁聽,接受監督、聽取評議,同時警醒拆遷中的違紀、違法行為。

  編發《服務全區經濟建設審判工作專刊》,建立法官工作站和法律服務站點,僅用8天妥善處理拖欠滬寧高鐵貸款132萬元,院領導參與調解潤揚國際商貿城工程款糾紛……潤州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保障了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受到潤州區委充分肯定。區委領導班子認為,“區法院找準定位、干事創業、有為有位,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服務發展、保障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法院對惠龍港入駐企業各個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法律幫助。”來自工業園區的施文進代表感觸很深。

  “年初開會時,我建議法院更加全面地深入基層,多指導。到目前,法院已經邀請居民代表參加法院開放日活動三次,到街道舉辦法律咨詢兩次,院領導上門走訪代表兩次。”來自金山社區的黃鈴代表對法院及時回應表示非常滿意。

  針對殘疾人、農民工等七類弱勢群體,該院搭建七類巡回法庭、法律服務站等“愛心平臺”,成立48個社區法律服務站點和訴訟服務聯絡站,與36個社區、單位開展和諧共建活動。“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維護軍人權益合議庭”、“維護消費者權益合議庭”等在鎮江率先掛牌工作。

  今年3月,該院設立民事審判第四庭開展小額案件的審理,對訴訟標的額在13700元以下事實清楚、法律關系單一的給付類案件,實行一審終審,比之前簡易程序案件縮短了三分之二的時間,大大方便了老百姓訴訟。“小額速裁讓打官司變爽變快,就好像馬拉松變成了百米跑!”代表包永林形象地比喻到。

  由于工作業績突出,自2009年以來,該院連年被潤州區委授予“特別貢獻單位”,審判質效數據指標自2011年綜合排名全省第四位開始,保持了連續三年全市第一、全省第一方陣的紀錄。

  隊伍建設

  以軟實力創真成效

  “潤州法院狠抓隊伍建設,七位一體法院文化體系很有特色。”潤州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周向群說,“不僅僅是法院影響力得到提升,也為提升潤州區的知名度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全國模范法官、中國優秀青年衛士、江蘇省杰出青年衛士、鎮江市人民獎章獲得者吳猛院長的帶領下,潤州法院在全省法院系統率先開展法院文化建設,構建起“以公正為引領、讓廉潔成習慣、把為民當追求”,逐步形成了黨建文化、廉政文化、制度文化、審判文化等“七位一體”的法院文化體系。

  “一文雖微能污清白人格,萬金價昂難收公道人心”,每天干警都會收到由“紅色課堂”發送的各種類型的短信,每一條短信都是一堂微型的黨課。數字化時代背景下,架構起“紅色教育”數字化課堂,網絡和手機成為潤州法院黨建的一個新載體。

  江蘇省紀委、江蘇省委組織部分別深入該院拍攝特色工作,并以《廉潔司法潤我行》和《本色》為題,介紹該院的廉政文化建設和紅色課堂黨建工作。引起全國各級黨政機關、法院紛紛前來該院參觀學習經驗。

  今年1月5日,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視察該院黨風廉政建設后高興地說:“潤州法院15年沒有發生一起腐敗案件,與堅持不懈、潤物無聲的廉政教育密不可分,應該很好地推廣。”

  今天,潤州法院榮譽室里掛滿榮譽--11個省級示范點,全國優秀法院,全國法院黨建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文明單位,全省優秀基層法院,連續三年被江蘇高院記集體一等功,全院共獲得國家、省、市、區各級表彰的干警達196人次,3名同志受最高人民法院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