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做“心”的工作
作者:朱 敏 發布時間:2012-02-15 瀏覽次數:947
x2008年正值自己調入分局內保大隊,肩負轄區數百家企事業單位、金融單位以及學校醫院的安全保衛職責,工作節奏非常緊張。由于長期從事公安一線工作,我對法院工作熟悉而親切,因此,當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有意向聘請我為法院特邀審判監督員時,我沒有絲毫猶豫,欣然受聘。
受聘近四年來,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全省法院對特邀審判監督員的溝通培訓工作是用心的。這種“用心”也時刻鞭策我盡心履職,對法院審判執行工作以及司法作風建設等各方面多加關注,積極建言。
每年,法院都會邀請我們參加各種活動,特別是法院結合各位特邀審判監督員的特長開展“一對一”結對聯絡,結對聯絡內容包括征求工作意見、參加業務條線會議、參加法院組織的各類執法檢查或專項活動、參與法院有關重要規范性文件的起草等。粗略統計一下,2011年,通過結對聯絡組織的活動就有近10次。可以說,這些點點滴滴的“用心”溝通有效加強了彼此間的聯系。
2008年,我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經常參與共青團市委開展的青少年維權工作,去工讀學校進行幫教、送溫暖。在與一些所謂的“問題孩子”交流中,我深深感到,這些孩子之所以行為嚴重失范,言行中流露出無奈感、被拋棄感、被強制感,很大原因在于父母,甚至部分學校在問題出現的當初,沒有用心去做“心”的工作,而是選擇了冷漠、歧視與拋棄。因此,在與省高院刑一庭對口聯系過程中,我特別關注法院少年法庭的相關工作。
2010年8月,省高院刑一庭在江陰市組織人大代表旁聽一起少年犯罪案件的庭審。一名花季少年為了一部手機而搶劫殺人的犯罪事實,讓我對如何改革少年審判方式,形成審判與幫教相結合的少年審判制度體系做了深入思考。省高院刑一庭此后專門召開少年法庭工作情況匯報會,來自南京、蘇州、常州、徐州法院的少年庭法官和庭長參加了會議,詳細介紹了各地少年審判特色工作。
經過充分調研與思考,2011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我向會議提出了“關于在有條件的發達地區大中型城市設立少年法院的建議”,全國人大和最高人民法院對建議非常重視,最高人民法院專門進行了信函答復,并邀請我參加去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人大代表座談會。2012年,我將投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法院工作,為法院工作的科學發展,為營造良好社會秩序與環境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鏈 接
江蘇法院“一對一”結對聯絡顯實效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按照“經常、主動、深入”的方針,以“一對一”結對聯絡等工作機制為有力抓手,大力加強與人大代表的聯絡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2008年以來,人大代表建議的辦結率和滿意率始終保持100%。
2006年,江蘇高院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省法院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的指導意見》,建立了聯絡工作領導負責、意見督辦落實、關注案件處理、定向聯絡、輿論宣傳等五項機制。2011年4月,江蘇高院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又制定了《關于在全省法院建立與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定向聯絡工作責任制的實施辦法》,其中要求全省三級法院按照審級和地區,分別與所在轄區內的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開展結對聯絡工作;明確全省各級法院領導、部門負責人、聯絡部門工作人員是定向聯絡工作的責任人,每年與代表聯絡不得少于2次。江蘇高院還把定向聯絡工作納入全省法院工作科學發展評價考核體系之中,每年對各中級法院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