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訴訟的新探索
作者:茅億 陳雷 劉天暢 發布時間:2013-06-25 瀏覽次數:1269
近年來,濱海法院每年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中,75%以上適用簡易程序。如何讓當事人在簡易程序中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濱海法院積極開展探索,在訴訟服務中心內打造速裁大廳,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便捷高效的需求,贏得眾人一致好評。懷著對這一全新司法產品探源的心態,筆者走進了濱海法院速裁大廳。
功能完備
走進濱海法院速裁大廳的大門,迎面看到的是“簡捷快速,便民利民”八個簡潔平實的大字,這既是速裁大廳的服務理念,更是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
速裁大廳建筑面積400平方米,室內寬敞明亮,實行開放式柜臺辦公。分為干警辦公區、審判區和綜合服務區三個獨立部分。在干警辦公區,訴前調解、小額訴訟、民商速裁、司法鑒定、信訪接待和舉報投訴等六大窗口呈一字排開,讓人一目了然。筆者參觀時,速裁大廳全體工作人員已端坐柜臺內接待當事人。
速裁大廳審判區內設有訴前調解工作室和支持網上遠程庭審功能的簡易法庭,配備視頻系統,功能設計完全從方便當事人的角度考慮。對于事實清楚、權利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商事案件可以即立即審、即裁即執。
坐在等候區排隊的李律師認為:“設置這樣的大廳符合小額訴訟和速裁的特點,過去簡易程序的案件由于各環節不十分連續,總會耽誤一些時間,而速裁判大廳一條龍的服務,公開、直接與人性化,讓人感覺服務流暢高效。”
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當事人老李告訴筆者:“我是做五金銷售生意的,經常會打一些標的很小的官司。以前打官司訴前調解、立案、開庭等環節都要等上一段時間,現在的速裁大廳讓我省去了很多麻煩,很快就能結案。”
為便于當事人打印訴狀、復印證據等,綜合服務區還為當事人提供打印、復印、傳真等服務,配備的電子簽章系統可以現場打印法律文書,減少了往返院部用印的時間,當事人可以在功能齊全、裝備先進的環境中享受更加簡易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速裁大廳的建成,使該院立案、速裁、執行大廳三位一體的司法為民模式成為便民利民的新亮點。
高效解決紛爭
速裁大廳到底怎樣做到便捷高效、便民利民的?百聞不如一見。
采訪的當天下午,筆者見到年過半百的張大媽來到速裁大廳,張大媽去年在一家公司做打磨工,現在公司拖欠6000多元工資,張大媽討要多次,但公司就是不給。張大媽今天是被通知過來調解的。該公司委托代理人承認欠張大媽工資,但公司因為老板病故,現在一盤散沙,愿意以部分應收貨款歸還工資,但還款時間還不確定。因案件無法調解,該公司代理人又自愿放棄答辯,承辦法官鄭鈞木隨即在大廳內的簡易法庭對該案進行了開庭審理,開庭后迅速撰寫、簽發法律文書,并當場打印、蓋章,不到一個小時雙方便拿到了判決書。果真是“速”裁。
小額訴訟程序是為了減輕當事人訴累而建立的,現如今小額訴訟遇到一些困難,比如送達難、被告人不能及時到庭等問題。如果無法向被告送達或者被告不能及時到庭,案件就只能轉為普通程序審理。濱海法院速裁大廳是如何克服這些問題的?
2012年3月,李某借給朋友張某1萬元錢,約定今年元旦前還款,但到今年4月張某也沒有還款,張某每次電話中都說自己現在黑龍江做生意,李某無奈把張某告上了法庭。承辦法官在和張某電話聯系后確認其在外地,暫不方便回來,在法官的建議下,張某接受了電子送達和通過電腦視頻遠程開庭方式。5月8日上午,在濱海法院速裁大廳簡易法庭內,該院對李某與張某民間借貸一案進行了審理,遠在黑龍江的張某通過電腦視頻與在濱海的法官、李某進行了交流。張某對欠李某的錢沒有異議,只是表示自己都將資金投入做生意中去了,暫時沒有錢還債。最終,在法官的調解下,張某同意分期還款,原、被告在視頻系統前達成調解協議。
據筆者了解,速裁大廳自今年5月運行以來,已審結案件21件,其中調解結案16件,平均審理周期為2.8天,通過走訪,筆者真切地感受到了速裁大廳“簡捷快速,便民利民”果然名副其實。
錘煉青年干警的好平臺
青年干警是法院的未來,濱海法院35周歲以下青年干警有38人,占全院在崗干警的33%,其中還有多名“90”后干警。如何錘煉青年干警的業務能力,速裁大廳的建成讓濱海法院黨組眼前一亮。
以速裁大廳為平臺,該院迅速制定出臺《青年干警輪崗鍛煉實施意見》,規定35周歲以下干警必須到速裁大廳在訴前調解、小額訴訟、信訪接待、舉報投訴等崗位輪崗鍛煉半年,加強與群眾的溝通交流,提升青年干警解決糾紛、化解信訪、做群眾工作等的能力,促進青年干警迅速成長為骨干力量。
周隴是一名26歲的年輕全日制研究生法官,在輪崗鍛煉制度的推動下,她來到速裁大廳審判崗位。“以前和群眾接觸地較少,現在每天處理各種各樣的糾紛,接觸許多當事人,雖然很累,但是每次處理完一件案件后總有一種很強的成就感。”周隴告訴筆者。她還向筆者講起一件讓她印象深刻的事情。一次,一位當事人李某氣勢洶洶地對周隴說:“我的案件已經立案十多天了,但還沒有開庭,如果再不開庭我就去信訪局上訪”。李某又連珠炮似的對她進行了責問。周隴強忍住怒火,周隴耐心細致地進行著解釋。原來這個案件因為李某提供的被告地址找不到被告,周隴按照地址兩次登門無果,所以導致開庭時間現在無法確定。經過深入溝通后,李某最終消除了對她的誤解。幾天后,李某找到了被告的新住址,案件順利審結,李某滿意而歸。“從這件事中,我深刻體會到與當事人深入溝通的重要性,到速裁大廳辦案后,自己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得到大幅增強。”周隴這樣總結道。
監察室主任助理蔣曉明告訴筆者,紀檢監察部門每周要明確一名青年干警在舉報投訴窗口值班,舉報投訴窗口的功能有兩個,一是監督功能,防止法官在調解過程中故意以拖壓調,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二是疏導功能,耐心傾聽當事人的訴說,適時進行開導,化解當事人心結。蔣曉明認為:“以前在辦公室接聽群眾的投訴電話,總是感覺不利于和群眾溝通,現在到大廳里直接和群眾零距離接觸,有利于及時處理舉報投訴并作出回應,避免此類投訴轉化為信訪案件。同時也增強了自己的群眾工作能力。”
目前,該院第一批安排在速裁大廳的青年干警有6人,該院計劃3年內通過輪崗讓所有青年干警都到速裁大廳進行鍛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