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人民法庭黨建工作怎么做?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前黃人民法庭在實踐中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日前該庭被市中院評為“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并榮立集體三等功。

  前黃法庭成立于1984年,全庭干警16人,黨員11人,其中9名黨員法官年辦案約1500余件。法庭轄區3個鄉鎮,常住人口20萬人,面積約300平方公里,位于常州和無錫交界處,流動人口多、人員成分復雜,糾紛處理難度大。這些年,前黃法庭黨支部多措并舉,堅持融黨建工作于審判工作之中,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有效發揮了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2009年以來,連續5年被區以上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

  支部建設與文化建設“雙結合”

  支部建設與文化建設“雙結合”,是前黃法庭提升黨員參與思想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有效方法。一方面,采取重溫入黨誓詞、讀紅色經典、看歷史影片、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種教育形式,組織干警接受革命傳統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宗旨意識。另一方面,結合駐地竹海特點加強竹文化建設,開展與竹有關的園藝栽培、書畫活動;利用休息日開展“探尋竹之精神,追求竹之氣節”的野外爬山攝影活動;開展以竹為題的詩歌朗誦、名言鑒賞、主題征文、勵志格言征集、座右銘創作等活動。通過各項具體活動,感悟竹子“群能成景,獨能成器;柔能成絲、堅能成梁”的可貴精神,提升干警的思想境界。

  黨員示范崗和審判能手“雙培育”

  黨員示范崗和審判能手“雙培育”,是前黃法庭解決黨建與業務“兩張皮”難題的好方法。一方面,以黨建為引領,創建黨員示范崗。全庭每名黨員都要在身份公示欄、公示牌以及辦公室顯著位置,亮明黨員的身份,接受當事人的監督。嚴格落實學習日制度,堅持每月至少一次的集中學習。學習采取個人重點發言、集中學習研討、互相交流啟發等方式,對一些難點、熱點問題進行集體研討,一人學習,大家受益,相互啟迪,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加強指導協調,著力培養審(執)能手。一名青年干警配備一名思想政治導師和業務導師。思想政治導師由庭領導擔任,從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等方面做好引領工作。業務導師由部門業務骨干擔任,側重在業務能力、審執經驗等方面傳、幫、帶,幫助青年干警提高司法能力。安排青年干警在立案窗口從事定期群眾接待工作,鍛煉群眾交流和工作能力;讓青年干警經歷內勤、書記員、執行員、調解員等多崗位多角色鍛煉,快速積累經驗提升綜合能力。開展庭審觀摩、導師點評、裁判文書比賽、信息調研寫作與指導等活動,提升青年干警專業技能水平。立足精細化管理,從立案、審理、執行、卷宗裝訂及歸檔4大環節15個節點出發,對法官和書記員在審判執行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工作習慣進行排查和矯正,積極構建自律型審判管理模式。

  法庭支部與轄區村企支部“雙聯動”

  “雙聯動”,就是法庭黨支部與轄區村委、重點企業黨支部簽訂結對共建協議,這是前黃法庭支部聯動、密切聯系群眾的鮮明特色。從2010年開始,前黃法庭支部與轄區村支部、重點企業支部每年初簽訂結對共建協議,搭建支部互動交流平臺,聯合開展支部學習活動,聯合舉行先進黨員事跡報告會,聯合送法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聯合開展文明志愿者、結對助學、為老年人送溫暖等幫扶活動,提升支部活動影響力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堅持以黨建帶群建,制作便民聯系卡,設置征求意見箱,人民法庭每天都是“開放日”,歡迎群眾旁聽庭審,接受社會公眾監督,暢通民意溝通渠道。

  庭長“一線引領”推動“績效引領”

  “雙引領”,就是“一線引領”、“績效引領”,激發黨員責任感、使命感。“一線引領”就是庭領導帶頭在一線辦難案、辦大案、清積案,做表率。共產黨員、副庭長顧海斌長期工作在一線,帶頭辦理各類疑難復雜、矛盾易激化的案件,去年全年共辦結案件601件,位居全院前列。“績效引領”就是運用績效考核方法,推動黨建目標定量化、工作任務具體化、實施過程規范化、年度考核精細化。在支部黨員中開展“每周一星”評選活動,激發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今年截至目前,前黃法庭已收到當事人贈送的5面錦旗、16封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