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法院安鎮法庭創新司法理念,轉變服務模式,設立了江蘇省首個以法官姓名命名的社區工作室--潘洪峰法官談心、調解工作室。讓法官走下審判臺、走出審判庭,走進基層,走進社區,走進百姓的心坎里,用最真摯的情感和樸實的語言,將矛盾化解在初始。

  潘洪峰是安鎮法庭的庭長,曾榮立過個人一等功,被評為無錫市“十佳法官”和“知名法官”,在當地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工作室成立一年以來,該社區無一起上訴案件,無一例群體糾紛。

  談法六種說到點子上

  不管什么事法和理都可以說得透

  2011年9月,趙杰來到安鎮法庭起訴要與妻子方婷離婚,分割共同財產,兒子小華由自己撫養,趙杰當時的態度非常堅決,一定要與方婷離婚。立案后,作為承辦人的潘洪峰立即對案件進行了調查。

  2008年,趙杰和方婷是在一次朋友組織的聚會上相識的,就在兩人準備結婚的期間,趙杰買的彩票中了500萬元的大獎。500萬元!使得本來還在為結婚費用發愁的雙方頓時喜上眉梢。

  婚后,趙杰和方婷都辭去了工作,無所事事的兩人每天除了炒股就是玩樂。趙杰每天和朋友喝酒、打牌,方婷也是天天逛街購物。久而久之,兩人架越吵越兇,矛盾越來越深。趙杰指責方婷生活懶散,不務正業,方婷責怪趙杰喝酒賭博,不負責任。兩人訴訟鬧離婚。法院最終判決雙方不準離婚。

  判決結果出來后,趙杰對判決結果表示出強烈的不滿,多次找到潘洪峰表示要上訴,要求與方婷離婚。面對這種情況,潘洪峰不急不躁,將趙杰請到了工作室。

  走進工作室,立刻有一種溫馨舒適的感覺撲面而來。窗臺上擺著的兩盆翠竹顯得是那么的碧玉清新,飲水機、紙、筆、眼鏡等便民用品也一應俱全。潘洪峰給趙杰倒了一杯水,請他坐下。潘洪峰和趙杰交談了起來。

  “這幾天天氣不錯,有沒有帶著孩子出去轉轉啊?”

  “沒有。”

  “孩子現在怎么樣?”

  “還好,就是不愛說話。”

  “那你們夫妻倆應該多和孩子溝通一下,一起陪孩子出去玩玩。”

  “潘法官,我就是想不通。你為什么不讓我和她離婚?”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選擇婚姻應該認真、慎重。夫妻雙方對婚姻都有責任,需要雙方付出一輩子的努力去呵護這份真摯的情感。不能因為環境變了,就把人也變了。退一步講,你們一定要離婚,那孩子怎么辦?你們有沒有想過孩子?你們希望他這么小就生活在缺少父愛母愛的環境中嗎?”

  趙杰認真地聽著潘洪峰在講,仿佛在想著什么。

  潘洪峰又說:“法庭判決不準你們離婚,是綜合了多方面的原因,慎重作出的裁決。法庭希望你們都能夠冷靜一下,好好想想,給對方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能夠和和美美地生活。”

  聽了潘洪峰的話,趙杰仿佛平靜了許多。他想了想說:“潘法官,你說的話我都聽進去了。我會好好想想的,也愿意給彼此一個機會。我不上訴了。”

  據潘洪峰介紹,自工作室成立以來,他一直將工作室的重點放在“談”上,根據轄區案件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將談心方法歸為六類:即釋法談、溝通談、納諫談、警告談、督促談和安撫談。通過這六種方法把法律給群眾講明白,把道理給百姓說清楚。

  當地居委會調解主任說:“潘法官的這談心六法總結得挺好,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我們從中也學到了不少,對我們日常的工作幫助很大。”

  必談七種說到節骨眼上

  不管多大多小個事先說早解扣

  當事人對法院裁判不滿的必談,百姓提出需求的必談,定期征求意見的必談,涉老、少、婦糾紛的必談,達成調解后反復的必談,發現群體性隱患的必談,受害人需安撫的必談。

  潘洪峰介紹說:“我把社會矛盾進行了梳理和分類,加上法院工作上的一些需要,確立了工作室的'七必談',這'七必談'能夠防止一些問題由小變大。”

  “是潘法官嗎?不好意思,又打擾您了。我是王樂啊,我爺爺和奶奶又吵架了,我奶奶吵著要去法院離婚。我們怎么勸也勸不下來,您能不能抽空來一趟啊?”

  潘洪峰介紹,李大媽與王大爺是1956年經人介紹結的婚,五十多年生活下來,日子雖說過得不是甜蜜富裕,倒也平淡安寧。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大爺發現結婚時李大媽虛報了年齡,實際上比自己大了五歲。他心里很是憋悶,感覺受了欺騙,可又想著家丑不能外揚,于是兩人也就很默契的把這事埋在了肚子里。

  可是,有一天王大爺和李大媽因為小事吵了幾句,就去外面喝了點酒,酒后越想越氣的王大爺就把這件藏了幾十年的秘密說了出來。漸漸的,很多人知道了這件事,這件事也傳到了李大媽的耳朵里。李大媽惱羞成怒,覺得是王大爺故意在外面丟她的臉,兩人的矛盾越積越深。2008年,兩人的矛盾因為房屋拆遷徹底爆發了。

  放下電話,潘洪峰將手頭的事情安排好以后就來到了李大媽家。

  “大媽,您別這么說。我已經去過鎮里和村里了。您家里的事我大概已經了解了,今天就是專門為了您的事來的。您有什么想法就和我說說吧。”

  “唉,說不出口啊。丟人啊,太丟人了。反正我就是要和這老頭子離婚!”

  “大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哪家沒有本難念的經呢?那么多苦日子都熬過來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安置房馬上也要分下來了,就要搬進大房子了,日子怎么還能過不下去了呢?無論您和誰住,不都還是一家人嗎?咱可不能好不容易等到生活好了,該享福了,卻為了這事氣壞了身體啊。”

  潘洪峰又轉過身來對王大爺說:“大爺,這次的事真是您的不對了。您設身處地地為大媽想想,這些事本來也就沒什么大不了的,幾十年都過來了,你現在到外面一說,本來丁點大的事現在卻被外人說來說去。您想想,要是換做您,心里能好受嗎?”

  經過幾番開導,王大爺低著頭說:“我也是失口說的,不是故意的。都是我喝了點酒,才在外面胡說八道的。我知道這次是我不對。”

  “既然這樣,那您當著我這個法官的面給大媽認個錯吧。”

  “哦。老伴兒,對不起。這次是我不對。我以后不喝酒,不亂說了。”

  李大媽終于舒展開了緊鎖的眉頭。事后,王樂說:“自從潘法官那次去過我家以后,我爺爺和奶奶就真的沒有再吵過了,現在爺爺也很少在外面喝酒了。真是要謝謝潘法官了。”

  面對面和鍵對鍵立體談

  不管何時何人都可談得來

  “當、當、當。”潘洪峰剛一打開工作室的專用QQ就聽到了這樣幾聲敲門聲。

  “我是厚橋的,我叫王科。有點事情想找潘法官,請加我。”這已經是潘洪峰談心調解工作室專用QQ的第52位好友了。收到消息,潘洪峰立刻加上了這位好友。

  “潘法官好,我是王科。”

  “你好。”

  “前兩天聽朋友說您有個工作室,還有個QQ熱線,有事可以通過這個找您。”

  “是的,這是工作室專用QQ熱線,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可以通過這個聯系我。”

  “我早上8點半上班,晚上5點多才下班。前一陣子,有好幾次我早上到法庭都沒開門。我被一輛汽車給撞了,本來想咨詢一下打官司該準備些什么,都需要什么手續。可是一直也沒問成。我想提點建議。我們平時工作忙,沒時間。法院能不能為了方便群眾,早點開門,早點接待我們?”

  “謝謝你提出的寶貴的建議,我們馬上調研,你方便留個電話,到時給你回復,好嗎?”

  隨后,潘洪峰立刻對此事進行了調查。他發現一些群眾上班很早,下班又晚。時間正好和法庭現有的辦公時間沖突,十分不便。一些來法庭訴訟的當事人也反映希望法庭能早點辦公。了解到這些情況后,他立即召開了法庭會議將調查情況在會議上進行了通報,并希望有條件的干警能夠早點來。他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于是,法庭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正副庭長早上8點上班,其他人員8點半之前到庭辦公。

  第三天,潘洪峰通知王科早上8點就可以過來,他的事情會有專人給他解答。后來,經過調解,王科和肇事方達成了和解。現在,王科也順利地拿到了賠償款。每當談起此事,王科總是十分感慨:“沒想到我的一句話還能被法院這么重視。我的事情也解決得這么順利。這真是人民的法院,人民的法官啊!”

  當問及怎么會想到給工作室設立一個QQ熱線的時候,潘洪峰說:“現代社會人們工作節奏緊,工作壓力非常大。很多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在權益受損時,往往由于沒時間而放棄維權。但是這些年輕人大多都是網民,他們對網絡更熟悉,用起來也更方便。有了這種方式,就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方便了老百姓,也是談心調解工作室的一種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