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法院“4.26”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周活動啟幕
作者:仲苑 山亭 發布時間:2013-04-23 瀏覽次數:959
4月22日下午,鎮江法院“4.26”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周活動在丹陽法院后巷法庭拉開序幕。30多名企業老總、高管、法務工作者聚集一堂,參加法院舉辦的企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座談會,聆聽省高院知識產權審判法官袁滔的專題講座,并展開相互交流。
自今年7月1日起,丹陽法院開始受理發生在本轄區內,除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糾紛案件及壟斷糾紛案件之外的、訴訟標的額在100萬元以下的一般知識產權糾紛。
丹陽法院民二庭庭長周強介紹說,丹陽是全國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也是全國科技先進市,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市。隨著知識產權戰略的持續推進,企業在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知識產權維權意識也不斷提升,知識產權案件逐年遞增。鎮江中院每年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中,涉及丹陽的占案件總數的40%以上。為更好更快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直接便捷的法律保障,丹陽2011年開始向上級法院積極申報知識產權糾紛管轄權,2012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復同意。
大全集團法務部經理孫儉每年都參加法院舉辦的各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講座,他認為,這樣的活動有助于學到新知識,進一步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鎮江中院知識產權庭庭長易小輝介紹說,知識產權工作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準,也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做大做強的核心驅動力。
目前,鎮江有市中級法院、經濟開發區法院和丹陽市法院三家享有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2012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 542 件,審結 513 件,法定正常審限內結案率99,、一審服判息訴率94.2%,調解撤訴率64%,主要績效指標均居全省法院前列。
全市法院在知識產權審判工作中,注重貫徹落實“加強保護、分門別類、寬嚴適度”的司法政策,堅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依法保障當事人程序權利和實體權益,努力審理好每一起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積極慎重審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審合一”功能,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和規范類案審理工作,在審理商標權、音樂著作權等類案時,注意總結經驗,形成審理案件的基本流程并保持制度化,防止權利認定各案不一,賠償數額畸多畸少,探索構建音樂著作權侵權判賠模型;在審理涉及專利糾紛案件時,嚴格依照專利法的有關規定,依法確定權利要求書中載明的權利和社會公有領域知識的權利界限,平衡個人、集體、社會三者利益;在審理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時,注重用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和相關司法解釋等來保護在先權利,規范經濟秩序,打擊仿冒他人企業名稱、仿冒他人知名著名和馳名商標、仿冒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裝潢、包裝、標識、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正常有序的經濟秩序。
法院加強與臺辦、知識產權執法部門、相關行業協會等方面的協調配合,協同解決各類知識產權糾紛,運用多元調解手段,實現多贏。許多案件中的雙方“化敵為友”,變“弊”為“利”;變“侵權”為“轉讓”。
在依法公正審理各類知識產權糾紛的同時,全市法院注重延伸知識產權審判職能,突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司法導向,有效回應知識產權司法需求,積極促進我市企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全市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法官主動深入企業、社區和大專院校,宣講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受到廣泛好評。舉辦“小微企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講座,普及知識產權知識,提高自覺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針對我市流通中小微企業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頻發,經常被判賠的情況,向廣大商業流通企業經營者發送了《致我市商業流通企業經營者的一封信》,提醒和敦促其合法誠信經營,避免侵權。市中院與市科技局聯合出臺《關于建立專利等知識產權糾紛案件訴調對接的工作意見》,有效化解知識產權矛盾糾紛,效果明顯;與市文廣新局聯合舉辦了“鎮江市文化市場版權保護知識講座”,受到廣大網吧吧主和MTV經營者稱贊;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期間,會同市知識產權局、公安局、檢察院、海關等多家單位進行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咨詢和宣傳活動,群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宣傳信息近萬條。
在今年4月20—26日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周活動中,鎮江法院以“五個一”活動貫穿其中。即舉辦一場知識產權專題講座;走訪一百家企業;發放一本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開一個知識產權公開庭;召開一次以案說法座談會。通過大力宣傳,著力培育全社會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