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網開啟了以微博、微信和微電影等形式的信息交流的微時代,進而民眾對公權力的監督也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微時代的司法公開毫不例外地成為關注熱點,司法應當主動進入微時代。”

 

春暖花開之際,筆者前往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院,對該院副院長、全國人大代表陳靜瑜進行以“微時代的司法公開”為主題的專訪。這是陳靜瑜的開場白,他同時也充分肯定了南長法院“e網訴訟服務直通車”的做法。

 

這位人大代表被譽為“中國肺移植第一人”,他率團隊完成的肺移植手術占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同時他還是“微博達人”,開創了微博直播肺移植手術的先河。

 

e網建設:讓司法主動進入微時代

 

在談起他的“陳靜瑜肺腑之言”微博時,這位醫生笑著說:“我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微博告訴全社會,尤其是肺部有疾病的患者,做肺移植手術已是常規手術,每一位呼吸衰弱的患者都能再次輕松呼吸。”面對如此專業的醫學微博,陳靜瑜一點都不擔心被關注度,他點開了自己的微博,筆者看到上面已有近7000名粉絲了。

 

正是由于對微博的鐘愛,讓這位人大代表對南長法院開通網上訴訟服務中心這項工作頗為贊賞。他覺得,在開放、透明、信息化的社會環境下,司法過程的任何細節都可能通過網絡的快速傳播而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與其如此,司法部門不如以一種主動、開放的姿態向社會展現司法的各項工作,贏得群眾對司法的信賴和支持。

 

去年年初,南長法院院長陳靖宇帶隊走訪了陳靜瑜代表。“當時,我談到了與患者在微博交流的事情,建議法院也可以建立一個與群眾交流的平臺,讓法院長期以來的神秘感消失,讓司法公開之門向民眾打開。”陳靜瑜代表愉快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說沒想到這位院長回去之后就立即組織走訪調研活動,在確定網站建立的可行性方案之后,專門成立網站建立小組,督促小組成員與中國法院網進行多輪的溝通協商,直至將網站版面設計、功能實現、技術維護等內容確定,借力“中國法院網”這個平臺將南長法院網站建立起來。

 

對于網上訴訟服務中心的建立,陳靜瑜代表說,陳靖宇院長曾多次與其探討,在當今這個微時代,如何使司法公開走得更遠?如何利用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將司法公開與司法為民相結合,做到既增加法院“透明度”又方便群眾訴訟?南長法院陳靖宇院長將問題的答案放在了當時正在籌建的南長法院網站上:設立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后該網上訴訟服務中心被網民親切地稱作“e網訴訟服務直通車”。

 

對于為何會選擇中國法院網搭建二級平臺建立網上訴訟服務中心?陳靜瑜代表說,中國法院網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成熟的運行模式,要在短時間內將“e網訴訟服務直通車”打造成宣傳面廣、影響力大的民心工程,就必須借助一個成熟的平臺,確保這個讓群眾了解的司法窗口更為安全有效。

 

e網服務:使群眾“打官司”不出戶

 

去年1211日,南長法院“e網訴訟服務直通車”正式上線運行,實現“鍵對鍵、零距離”司法訴訟服務,這在全國基層法院系統也屬領先行列。對此,陳靜瑜感到很欣慰。

 

隨后,陳靜瑜代表會同筆者當場進入了南長法院網上訴訟服務中心。

 

據陳靖宇院長介紹,這個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共設有12個功能模塊,為群眾提供訴訟咨詢、訴訟費計算、訴訟格式文件下載、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常用法律法規、案件查詢、執行信息公開等一體化訴訟服務,基本涵蓋了實體訴訟服務中心所提供的各項訴訟服務內容;同時,開辟預約立案、開庭公告、網上送達、網絡庭審直播等“網絡辦案”流程服務,使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方便快捷的信息化訴訟服務,更加深群眾對司法公開的理解和感受。

 

采訪間,筆者發現在陳靜瑜代表辦公桌的一角,堆放著一疊厚厚的印有“南長法院e網訴訟服務直通車”字樣的宣傳冊子。在封面的顯著位置印了一串加粗字號的網址,打開一頁,上面介紹了網上訴訟服務中心的各項功能及操作說明,并用圖示將“網上預約立案”的流程清楚地展示了出來,在底部還寫有“e網服務 溝通你我”的宣傳語。

 

“我也幫忙宣傳,有時候患者家屬來咨詢的時候,就順手將宣傳冊子給他們看看,告訴他們有糾紛可以上網找南長法院的‘網上法官’。”陳靜瑜代表笑著說。

 

在開通儀式的前一天,陳靜瑜代表接到了陳靖宇院長的電話,在得知南長法院的“e網訴訟服務直通車”要正式投入運行的好消息后,充分肯定了南長法院為此所做的工作,同時也給他們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要加大宣傳力度,不僅在轄區內普及,要讓有網絡的地方都能用到南長法院的“e網訴訟服務直通車”,這才是開通的目的所在;第二,要加強管理,尤其是落實專人管理,雖說法院案多人少的問題一直存在,但一定要想辦法克服;第三,負責網上服務的專職法官不僅要有過強的業務知識,更要有與人溝通的良好技巧,在答復咨詢時不僅要用“法言法語”,也要善用“網言網語”。

 

之后不久,陳靜瑜代表提出的這些建議就得到了南長法院的積極回應。陳靜瑜說,他們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網站管理制度:制度上,出臺《南長法院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實施意見》;組織上,建立網站建設領導小組,成立以法院各庭(局)業務骨干全程參與的網絡服務聯絡員隊伍,實行在線服務和全程跟蹤服務,專設2名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巡查督導員,定期對網上訴訟服務工作質效進行通報和反饋;宣傳上,策劃一整套關于“e網訴訟服務直通車”的宣傳方案,將影響面擴展到社區、企業、銀行等各行業領域。

 

網上法官:為“親”送去訴訟服務大餐

 

e網訴訟服務中心”的運行效果如何?這是筆者較為關心的一個問題。陳靜瑜代表點開了網頁,上面顯示,開通的這兩個月間,南長法院網站點擊率為1.7萬人次多,訴訟咨詢為4人次,預約立案也為4人次。

 

對于這些數據,陳靜瑜代表表示還不滿意。“真正提出咨詢和預約立案的人還不多,大多只是瀏覽一下網頁,網上訴訟服務中心還有待宣傳和普及,不過南長法院有一點值得肯定,就是對每一位咨詢者都耐心對待,并給他們提出了誠懇的建議,得到了每一位‘親’的好評!”之后他跟筆者談起了那幾位咨詢者的故事。

 

陳女士是“e網訴訟服務直通車”開通第一天便前來祝賀的網民,也是第一個提出網上咨詢的“親”。她以“guest”的網名向法官拋出了她的難題。

 

“我跟我法律上的老公618號在無錫南長區婚姻登記處拿了結婚證,拿證后的第三天他就回他四川老家,他說他媽媽去世了,向我借錢,因為當時拿證了,我就把我自己的錢給他了,可沒幾天他錢用完了,我沒錢給他了,他就變臉了,還說要跟我離婚,脾氣變得很壞,后來我答應跟他離婚,可他現在人都沒了,我不知道他在哪里,我知道他是個騙子,他人不出現,我想起訴離婚!請問現在我該拿什么資料到哪個部門怎么辦這件事?”guest留言。

 

在看到這個留言后,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劉一剛立馬回復:“首先請您對訴訟離婚一事給予充分慎重考慮;提起離婚訴訟,應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訴狀一式二份、原告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結婚證原件、財產清單及其它相應證據。起訴材料請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立案庭遞交,一般為被告住所地法院;被告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的,也可以向原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回復完,劉一剛覺得還是不放心,便根據陳女士留下的聯系方式打了電話,接到法院電話的陳女士顯然很吃驚,在聽了陳女士短暫的感謝過后,劉一剛立即把話題引到陳女士離婚一事上,在詳細詢問陳女士結婚情況、離婚理由及其他相關情況后,告知陳女士,如果最終聯系不到被告,法院可以公告送達,缺席判決。

 

最后他再次叮囑陳女士訴訟所需帶的主要證據材料和輔助證據材料。直到陳女士再無疑問,劉一剛才放心地將電話擱下。然而沒過幾天,陳女士又打電話來咨詢離婚的事情,劉一剛依然耐心地回答完陳女士的所有問題。

 

還有一例,是一位剛踏入社會的李小姐的詢問。她在網上只說有問題想要咨詢法官,但涉及隱私,不便在網上留言,問法官能否給個電話或qq私下咨詢?劉一剛看到留言后,便告知了自己的電話和qq。不久后,一位名為“冬雪微笑”的網友加了劉一剛。

 

李小姐的爺爺病危,存款、房子等財產都已分配好,還有一筆喪葬費沒處理,李小姐的爺爺想把這筆喪葬費留給李小姐。李小姐就問這筆喪葬費,她爺爺能否指定給她?

 

劉一剛回:“喪葬費是否屬于遺產范圍,能否按遺產繼承來分配,目前我國法律無明文規定,在司法實踐中也有不同看法,但大多數人認為,喪葬費不應認定為遺產,但辦理被繼承人喪事后剩余的喪葬費,可參照遺產分割的原則進行處理。”

 

采訪結束前,陳靜瑜代表提出,希望全國法院都能夠開通和完善網上訴訟服務中心,讓每一位網民在每一次的網上交流中感受到司法公開和司法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