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人民的利益
作者:相明 發布時間:2013-03-11 瀏覽次數:1132
江蘇寶應法院把群眾感情作為推進工作的原動力,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的根本標準,在審判執行工作中聽民聲,解民困,保民利,用實際行動贏得了荷鄉人民的廣泛贊譽。
廣開言路傾聽民聲
做好群眾工作,首要前提是把握人民群眾的心聲和需求。為此,寶應法院把暢通民意溝通表達機制放在重要位置,在訴訟服務中心安裝“訴訟服務評價器”,在和諧共建社區設置“法院信箱”,在“中國寶應”門戶網站設立“服務企業電子信箱”,按季度向轄區600余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寄送征求意見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寶應縣“兩會”期間,該院還安排專人列席兩院工作報告審議會,悉心聽取代表意見和建議,落實相關部門認真辦理、上門反饋。
來寶應法院打官司,每一位當事人都會收到該院發放的四張表格:立案窗口服務態度意見表、案件質量效率意見表、判后答疑意見表和審判執行服務態度意見表。這就是該院自2009年開始推行的“四表工作法”,通過“四表”,請當事人對法院審判工作全程打分,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四表工作法”推行以來,該院四表回收率達100%,滿意率達95%。
優化服務滿足民需
朱某某是一位來自南京的老知青,早年曾在寶應農村插隊。去年10月,朱某某遭遇了一場車禍,與肇事方打起官司。在寶應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了她,為其提供茶水,指導其立案,并根據其實際困難辦理了訴訟費緩繳手續。不久后,朱某某寄來感謝信,衷心感謝該院的“熱情接待、優質服務”。
該院著力提升訴訟服務中心和人民法庭訴訟服務站一體化“門診式”服務功能,專門提供書面訴訟指南供當事人取閱,設置電子觸摸屏供當事人自助查詢,電子顯示屏滾動公告案件開庭信息……處處體現便民利民的司法理念;開辟當事人休息區,配置飲水機、老花鏡、便民傘、筆墨紙張……彰顯司法人文關懷。2012年,該院訴訟服務中心及各訴訟服務站為當事人提供訴前調解、訴訟引導、材料接轉等各類訴訟服務1200余件次。
聯動調處紓解民困
2012年6月,寶應法院在縣交警大隊設立“道路交通巡回法庭”,安排專職法官駐庭,確保案件即來即審、快審快執。巡回法庭設立后不久,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嚴某被趙某騎車撞倒后不治身亡,因賠償事宜未能達成一致,嚴某親屬糾集了上百人堵在趙某家門口整整3天。鑒于案件的特殊性,巡回法庭的干警迅速介入,主動上門開展調解工作。最終,法官的公正和真誠贏得了嚴某家人的信任,雙方迅速達成調解協議,逝者得以安息。
設立“道路交通巡回法庭”,是該院建立聯動調處機制,又好又快辦理民生案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院重點圍繞道交賠償、勞動爭議、消費維權等與百姓生產生活緊密相聯的案件,先后與縣總工會、縣婦聯、人社局、消費者協會等六個部門建立聯動調處關系,各司其職、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僅在2012年,該院就聯合交警大隊調處道交賠償案件815件,為受害人追討賠償款1000余萬元;聯合縣總工會調處勞動爭議案件35件,為勞動者追索勞動報酬40余萬元。
強化舉措保障民利
公正裁判是基礎,及時兌現才是保障。該院充分運用執行威懾聯動和快速反應機制,對不履行生效裁判的被執行人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媒介集中曝光,對規避執行、抗拒執行的被執行人依法采取查封凍結、司法拘留等執行措施,并抓住重大節日、重點時段、重要線索開展突擊執行。特別是對涉及貧弱群體的執行案件,堅持“快執快結、優先處理”原則,切實保障貧弱群體合法權益。
盲人胡某是一起買賣合同糾紛的申請執行人,寶應法院執行局干警經過不懈努力,為其追回欠款4萬余元,并專程前往胡某家將執行款交到胡某手中。為此,胡某選擇在國際盲人節這一天來到寶應法院,向執行法官送上一面鮮紅錦旗,盛贊寶應法院為“弱勢群體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