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系統共計30名法官當選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這個消息無疑振奮民心。期待來自法院系統人大代表的聲音,靜候法院系統以其獨特的魅力依法治國,關注民生,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題。

 

法官的言行舉止代表了法院的形象,當上全國人大代表,無疑是光榮和神圣的,如何履行人大代表的職責,這個任務則更加光榮和神圣。

 

相信法院系統的人大代表,有這個能力。同為法律職業者,法官、檢察官、律師各司其職,相輔相成。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法官以其法學功底和實踐能力承擔著繁重的審判工作,正是這樣的職業背景決定了他們更易洞悉世間冷暖和民間疾苦。法院系統的人大代表,是來自法院系統的精英,他們都曾在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爭取到了人民對于判決的認可,無論是方法、技巧還是經驗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

 

希望法院系統的人大代表,少說專業術語。生僻晦澀的法言法語盡管可以用來撰寫判決或學術研討,但履行人大代表職責的同時,請少用和慎用。人民群眾大多數都不夠專業,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必然是淺顯、大眾化、通俗易懂的語言。少說專業術語,不代表泛泛而談不切實際,打動人民的,往往是發自肺腑、切實可行的聲音。少說專業術語,以堅定的語氣和真誠的心去傳遞人民司法的群眾感情、政治立場和司法理念。期待他們用通俗的語言多介紹、多描述和多交流有關刑事審判、民事審判、商事審判、執行工作、立案信訪等工作,讓人民多了解人民法院的工作。期待他們多提各類建言的同時,也重視普及法律常識,解釋法律,開啟民智。

 

期待法院系統的人大代表,保持謙遜、深刻和全面。人大代表不是簡單的人民代表,肩負著法定職責,時刻要保持謙遜的姿態,沒有任何理由高傲和自滿,這對于法院系統的人大代表,是最起碼的要求。人民群眾對于法官言行有著深刻的感知,而法官當選人大代表的這一刻起,則更加需要深刻塑造人大代表的形象。當人民滿意的法官重要,當人民非常滿意的人大代表更加重要,何況身處治國理政的位置上,人民群眾關心的話題自然不同,更全面才能更貼近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