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卡的煩惱
作者:金立安 發布時間:2013-02-20 瀏覽次數:1115
記不清最近一次郵寄信件、賀卡是什么時候,只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在海安曲塘讀書的時候,給家里的匯報信件大約每周一封。工作二十多年來,電話、手機、互聯網的快速普及讓寫信寄信成了越來越稀罕、越來越遙遠的往事。
去年十月,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接到區物價局許科長電話,說局里決定采用我拍攝的一幅風景照印制新年賀卡,問要多少稿費。我壓根沒想到自己拍攝的作品會被選中印上賀卡,心頭掠過一絲驚喜,慷慨地答道:“照片著上我的名字,再給我一些賀卡送送人,稿費就免了!”許科長爽快答應了我的要求。
接下來按照郵政部門的程序,我簽發了授權文書。十一月底,一疊厚厚的賀卡終于到了我手中,我隨即逐個向同事派發了自己的喜悅。剩下的幾十張該用來向親朋好友寄發新年祝賀了。
沒想到,煩惱由此生“五難”:一難是工作這么多年,光是幫助我、關心我、支持我的親朋故友有很多,這期期幾十張哪夠寄發。二難是厚此薄彼不是我的性格,寄給張三不寄給李四,讓我于心失衡。三難是親朋好友平時大多通過手機、固定電話或互聯網溝通聯系,而賀卡必須填上收件人郵政編碼、詳細地址,可平時交往中這兩項往往被忽略。四難是賀卡寫上“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新年愉快!萬事如意”之類的賀語,總覺俗不可耐;用溫馨流行詞句,又覺做作,肉麻兮兮;作幾句詩詞,花費腦筋不說,還有賣弄文采之嫌。五難是賀卡書寫要比打印親切,可要命的是,由于長期習慣打字,提筆書寫成了幾近不可逆轉的弱勢。
但我終不能將這些賀卡全部留做自己紀念。為獲取郵政編碼及詳細郵寄地址,我翻翻電腦中的電話號碼本或手機上存儲的電話名單,發現原來熟悉的親友一個個都被各種數字符合取代。撥打其中的幾個電話,耐心解釋著索要郵編及詳細地址的用途,以消除他們的詫異,在獲得幾句感謝外平添了幾絲尷尬。
春節轉眼就過去了,我還有一些賀卡沒有發出,可心中的祝福一直在默默進行著。我忽然發覺,時光把曾經熟悉的生活方式一下改變得這么陌生,本該自己得意的事情,卻生出些許煩惱與無盡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