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欲熏心前男友 牢獄之災“錢難有”
作者:沛縣人民法院 張野 發布時間:2021-08-06 瀏覽次數:899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創新,智能門鎖也日益發展。密碼鎖、指紋鎖的出現,讓許多家庭進入“無鑰時代”,只需輸入密碼或使用指紋便可開門,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生活中,部分家庭疏于防范,未能定期更換密碼或密碼設置過于簡單,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近日,沛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因房門密碼泄露引起的盜竊罪案件。
2020年7月,年僅17歲的小陳在奶茶店暑期兼職,認識了經常前來買奶茶的夏某,由于夏某言談風趣幽默,小陳對夏某漸漸產生了好感,不久便確立男女朋友關系。戀愛期間,小陳多次邀請夏某到自己家中做客,正處于雙方熱戀期間的小陳在打開自家智能密碼鎖時,也不曾回避夏某,而這一甜蜜的信任,為日后留下了隱患。
假期過后,小陳返校讀書、夏某外出打工,雙方甜蜜而短暫的戀情就此不了了之。之后的時間雙方互無聯系,一切都回到平常。2021年4月8日,小陳的父親回到家中,發現保險柜內近三萬元現金不翼而飛,卻又沒有發現家中門鎖、窗戶、保險柜被撬動、破壞的痕跡。報警后,偵查員經現場勘查后判斷嫌疑人極有可能是通過輸入密碼進入房間實施的盜竊。在對案發周圍的監控錄像進行調取、偵查后,偵查人員認為小陳的“前男友”夏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而在小陳通過微信與夏某聯系后,夏某果然承認了利用偷記密碼進入小陳家中盜取現金的行為。
原來,夏某在外打工期間欠下了大量網貸,因工資不足以支付網貸金額,便回到家中想找一條賺錢的“捷徑”。4月7日傍晚,夏某閑逛時,不知不覺走到了“前女友”小陳居住的小區,本想再見小陳一面,但看到房門緊閉屋內沒有燈光,這才想起此時的小陳還在外地上學。而正欲離開的夏某在看到小陳家門口的密碼鎖時,忽然心生歹念,鬼使神差般憑借著模糊的印象輸入了幾個數字,門竟然真的打開了。進入小陳家中的夏某此刻早已利欲熏心,經過一番尋找,終于在臥室衣帽間中找到了保險柜,并從旁邊羽絨服的口袋中找到了備用鑰匙,在將保險柜里的現金全部拿出后,夏某慌忙逃離現場。
案發后,夏某承認了其盜取的現金行為,其中一部分用于償還了網貸,一部分則被其用來打賞網絡主播、購物等。后,夏某家人主動賠償了被害人經濟損失,取得諒解。
沛縣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夏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入戶盜竊他人財物,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之規定,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夏某犯盜竊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予以支持。最終判處被告人夏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8000元。
法官說法
科技的發展的確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同時也埋下了諸多安全的隱患。密碼鎖本是方便我們的工具,卻因一時的信任成了被告人夏某盜竊的便利條件。希望本案當事人的經歷可以給大家敲響警鐘,今后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不論關系多么親密,都一定要注重保護自身隱私和財產安全,防止讓某些違法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溫馨提醒
1.使用A級鎖、及時更換防盜鎖芯
2.更改初始密碼,切勿僅設置指紋解鎖
3.開門時注意隱藏密碼,以免被他人偷記
4.定期更換密碼,密碼設置不易過于簡單
5.保險柜鑰匙單獨保存,避免輕易取得
6.現金存入銀行,避免大量現金存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