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科學的意識,營造一個鼓勵科技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環境,4月26日上午,江蘇昆山市人民法院聯合知識產權局、版權局召開了“4.26”知識產權保護暨昆山市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成立十周年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了知識產權庭成立十年來的審判工作情況,并發布了三十一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昆山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昆山市行業協會代表、企業代表等五十余人應邀參加了這次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昆山法院院長韋煒、昆山市知識產權局局長陸陳軍、昆山市版權局局長徐紅生分別通報了近年來各單位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工作情況。同時,昆山法院宣布出臺了《提升知識產權司法水平,推動昆山加快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工作意見》,發布了三十一件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指導案例。

  記者了解到,昆山市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自2007年6月15日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理念,通過不斷創新管理、優化機制,實現了審判案件出精品、延伸服務促和諧的良好成效。成立10年來,該庭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2069件,其中著作權類案件1213件,商標權類案件646件,專利權類案件110件,其他知識產權案件100件。已審結知識產權案件1895件,其中,以判決結案455件,調解結案613件,撤訴或經調解后撤訴777件,駁回起訴36件,移送14件,依法高效審結了一批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知識產權案件,加大品牌保護力度,充分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規范市場競爭秩序的主導作用。

  2008年1月1日起,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定昆山法院知識產權庭作為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審合一”審判試點工作單位。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該庭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2025件,知識產權行政案件1件,知識產權刑事案件29件,審結了一大批影響大、效果好的精品案件。其中,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蘇州地區首起涉外知識產權案件鄒某、陳某等侵犯著作權罪一案,就在昆山法院知識產權庭審結。開庭前,該案承辦法官徐華翻閱大量卷宗資料,充分查明案件基本事實,準確把握定罪量刑標準。案件作出宣判后,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訴,案件取得了良好地審判效果和社會效果,該案也被評為2016年度江蘇省文化廳知識產權保護十大精品案例。此外,知識產權庭審理的韋盛寶侵犯著作權案理,受到了國際商業軟件聯盟(BSA)的高度關注,BSA專門寄信表達感謝,該案件還被編入了由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編著的《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辦案指南》,同時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專門就該案制作了一期專題片播放,獲得了廣泛關注。

  昆山法院知識產權庭先后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評為“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先進集體”、被蘇州市政法委評為蘇州市首批“公正司法示范點”、被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評為“2011年度集體三等功”,庭長黃燕娟被國家版權局評為“2010年度查處侵權盜版案件個人二等功”。知識產權審判庭的執法辦案工作,受到了當事人的高度評價和肯定。

  昆山法院院長韋煒表示,2017年是繼續深化改革之年,新形勢、新任務對知識產權審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下一步,昆山法院將準確把握社會發展對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建設創新型城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實施知識產權強市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重要意義,努力把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