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胡錦濤同志在同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代表座談時指出,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終要看人民滿意不滿意。維護人民權益,是黨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做好法院工作的最終目的。因此人民滿意不滿意是新的歷史時期衡量法院工作成敗得失的根本標準, 這是歷史選擇,也是時代的要求。

法院工作直接面對群眾、服務群眾,成效如何、如何實現讓人民滿意?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入手,確保司法行為的正確方向。“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社會主義司法理念蘊含了司法的倫理性、法律性、社會性及正當性的價值追求,是對審判工作具有價值功能和實踐功能的理念,也是被人民群眾普遍認同的理念。其中“執法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三個至上”原則在司法領域的集中體現,它揭示了新時期法院的工作宗旨。執法為民重點在“執法”,核心在“為民”,其最高標準就是洞察民情、知曉民意、關注民生、維護民權。因此只有深刻領會和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用司法為民的理念指導工作,才會使我們行動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才有可能逐步縮小與人民滿意目標的差距,最終達到讓人民滿意。

二是從方便群眾訴訟入手,在具體措施上體現司法為民。一要牢固樹立便民訴訟意識。在立案、審判、執行工作中給予各方當事人充分的尊重、關注和便利,理解群眾的期盼,善于做群眾工作,把莊重、威嚴的訴訟活動與便民訴訟、親切指導、慎重提示的真誠關懷結合起來。二要加強立案窗口建設,不斷改進便民訴訟機制,營造便民訴訟條件,落實便民訴訟措施,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訴訟,通過不刁難、不偏袒、不爭管轄、不亂收費、不拉贊助等無私、中立的實際行動來取信于民。三要切實加強訴訟指導與司法告知,推行判前釋法、判后答疑。在訴訟中真心誠意地幫助當事人,對當事人進行善意、負責任的提示與幫助,并盡量促使當事人自主交涉與對話,動員當事人選擇非訴方式化解矛盾糾紛,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四要實行巡回審理,深入群眾,主動到農村、田間地頭辦案,就地開庭,縮小與群眾的距離,方便群眾訴訟。五要積極落實司法救助舉措,關注貧困群眾和弱勢群體的司法需求。對生活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堅決給予減、緩、免收訴訟費用,落實刑事案件的指定辯護、被害人救助和執行權利人救助制度。

三是從強化公正和效率入手,在審判執行中體現公平正義。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最集中的要求,就是實現案件審理的公正高效。如果裁判不公、效率低下,群眾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護,紛爭不能得到及時平息,公平正義就無從談起,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也就成為一句空話。具體的說法院工作一抓案件質量,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抓法官業務素質、司法能力的提高,要提高調解率,保證結收案比、發改率和上訴率等關鍵質量指標在科學合理的限度內,不發生明顯下滑。二抓司法效率,克服案多人少矛盾,合理配置資源,提供審判服務,使一般案件在更短時間內結案,使“四項案件”控制在最低水平,采取措施清理超長期未結積案,杜絕超審限案件。

四是要從實現案結事了入手,有效解決糾紛,實現定紛止爭、息事寧人的司法目的。司法的真正目在于公平公正高效地解決糾紛,在于案結事了。評價一個法官的司法水平,不僅要看辦理了多少案件,更要看是否化解了矛盾糾紛,是否理順了當事人情緒,是否促進了社會的和諧。在目前的社會背景下,要實現司法讓人民群眾滿意就要妥善處理好公正司法與有效解決糾紛、法律公正觀與群眾公正觀之間的關系。因為對法院和法官來說司法公正更加看重的是法律事實與法律評價,而對群眾來說更看重的是客觀事實與道德評價。因此,法官在審判執行工作中要將裁判、執行的結果與社會一般的價值追求相統一、相協調。要實現“案結事了”首先要加強對案件的調解,法官要增強調解能力,善做群眾調解工作,使當事人真正感受到法官的努力是為根本解決他與對方的矛盾糾紛,而不是僅僅給他一個法律上的說法,給他一個“法律白條”。其次是多做法律釋明,無論是調解結案,還是判決結案,都要善于用群眾“聽得懂、信得過”的方式處理問題,要用通俗、淺顯的語言解釋復雜、深奧的法律道理,這樣才有可能達到“勝敗皆服”,才有可能降低上訴、上訪和信訪。第三是從訴訟開始、在訴訟的各個環節都要考慮案件處理最終給當事人帶來的后果,立案要考慮審判中的細節,審判要考慮執行的可行性;加大保全力度,窮盡執行措施,有效解決糾紛,實現案結事了。第四在審判執行中體現司法的人文關懷。法律有時是生硬的、冷冰冰的,而法官應當總是親和的、充滿溫情的。法官要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辦案,用善良、憐憫之心向百姓傳遞法律的溫暖,尋找法理和情理的結合點,這樣才有可能讓百姓滿意。

五是從抓好隊伍建設入手,確保隊伍總體素質不斷提高。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建設高的政法隊伍,是做好政法工作的組織保證。”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法官隊伍,才能在司法過程中影響群眾、感召群眾,才能羸得群眾對法院工作的認可和信任。對領導班子而言,要真正做到在政治上堅定清醒,在干部任用上公道正派,在重大決策上發揚民主,在工作作風上求真務實,在生活情趣上健康高尚,在廉潔自律上嚴格要求,以領導干部的實際行動為廣大干警作出表率,這樣才有資格、有能力、有可能帶出一支好隊伍。對干警隊伍而言,要加強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尚的法官職業道德;改進工作作風,認真查擺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整改,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增強與群眾的感情;提高司法能力,善于從法律、社會、人民多個角度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更好地化解矛盾;加強廉政建設,促使法官珍惜名節,自警、自省、自尊、自愛,使每一位法官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明明白白審案,切實樹立公正、廉潔、為民的良好形象。只有這樣做,才能樹立清廉公正高效的司法權威,才能達到讓人民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