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法院執行“綠色通道”情暖結對貧困戶
作者:曹竹園 萬海峰 發布時間:2017-03-14 瀏覽次數:924
2017年3月13日下午,海門市常樂鎮長徳村的老人邵某從海門法院執行局法官手中接過四千多元執行款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不停地用粗糙的雙手抹著眼淚,雙唇顫抖地說道:“謝謝,謝謝!我萬萬沒有想到會這么快,真的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們,世上還是好人多!”
的確,該案從申請執行到交付執行款,本案執結時間才短短六個小時。海門法院的“綠色通道”今天為邵某打開,這六個小時就是志愿服務與執行為民的一場愛心接力。
其實,對于邵某來說,海門法院的干警們并不陌生,她的孫女小月正是海門法院青年法官志愿者服務隊的結對幫扶對象。小月出生后,她的生母就拋下她不知所蹤,前幾年小月爸爸去世后,邵某和老伴就辛苦地拉扯孫女長大,幸而小月聰慧懂事,讓老兩口欣慰不已。
2016年,海門法院青年法官志愿者服務隊與小月結成幫扶對象后,青年法官志愿者們就十分關心這個不幸又乖巧的小女孩,多次進行探望和慰問,組織捐款捐物,給小月送去哥哥姐姐們的溫暖,并一直在電話中了解她學習生活的情況。
3月12日晚,一位青年法官志愿者接到了邵某的求助電話。原來,2015年底邵某遇到了一場道路交通事故后,經海門法院三廠法庭的調解,她與被告王某達成協議:一、被告王某在交強險以外賠償她經濟損失人民幣15000元;二、她的二次手術費實際發生后憑發票由被告王某負擔60%。第一筆經濟損失15000元賠償到位后,邵某進行了第二次手術,然而拿到手術費發票后,她和老伴卻怎么也聯系不到被告王某了。打電話,不接;找到家中,無人。這幾天,邵某由于身體不適再度入院,沒有固定收入的老夫妻倆面對每天增加的醫藥費單據愁眉不展。這時,他們想到了海門法院的青年法官們。
“聯系他們會有用嗎?”“哎,反正也沒辦法了,要不試試?”抱著忐忑的心情,他們撥通了一位青年法官志愿者的電話,電話那頭熱情爽朗的聲音讓他們一下子放下心來:“沒有問題,你們明天就可以來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我們幫你們申請綠色通道!”
3月13日上午九點半,曹士沖老人來到海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在青年法官志愿者的指引下,他在執行接待窗口進行了相關問題的咨詢,并遞上了前一晚青年法官志愿者在電話內指導邵某寫好的申請執行書。
執行局局長錢德華了解此事后,要求立即啟動綠色通道,特事特辦,加快立案、分案等各個環節。看到案件已經進入執行程序,曹士沖老人就放心地先回家了,臨行前十分感謝地連連說:“哎呀,真是辛苦你們了,太不好意思了,太不好意思了!”
執行法官拿到卷宗后,就立即啟動查控程序。下午2:00,銀行反饋至法官處:被執行人王某名下有銀行存款可供執行。好消息!打鐵要趁熱,在去銀行進行扣款程序后,考慮到申請人邵某身體不適、行動不便,執行法官還貼心地直接將執行款以現金方式支取。
下午3:30,執行法官一行趕到了邵某家中交付這四千多元的執行款。看到警車開到自家門前,剛剛出院回家的邵某和曹士沖老人錯愕不已。從前往法院申請執行,這才僅僅六個小時!邵某紅著眼睛握著法官的手不放,曹士沖在旁邊激動地說不出話來。“大爺大媽,不用謝,我既是一名執行法官,也是一名青年法官志愿者嘛!”年輕的執行法官笑著說。是的,邵某老夫妻倆不幸,卻也是幸運的。雖然兒子早逝,老夫妻倆收入微薄,但是他們有一個懂事的孫女,更有著關心他們一家的海門法院干警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