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停產,老板跑了,本以為工資無望了。法院為我們執行到了錢,領到了工資心里感覺格外地踏實!”

  12月27日,在淮安市淮陰區法院召開的工人工資兌現大會上,工人周某激動地說。

  原來,王某某等43名工人,在淮陰區某家私公司工作,該公司因經營不善停產,投資人也下落不明,工人的工資沒有了著落。工人們向淮陰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該公司支付勞動所得。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淮陰區法院執行局開通綠色通道,全力以赴執行這起涉及工人工資的民生案件,力爭讓工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到工資,過一個安心年。

  將被執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納入黑名單、查封、評估、拍賣其公司財產,在最短的時間內,執行到案件款22萬元。

  錢執行來了,立即安排發放。

  “叫到名字的請憑身份證到兌現臺領取工資。”執行局長劉斌說道。

  不到1個小時,43名工人都拿到屬于自己的工資。

  筆者注意到,每一位拿回所欠工資的工人們都不約而同的將錢放在胸前的口袋里,雙手緊緊護著,仿佛護著的是生活的希望,也意味著自己付出的血汗沒有白費。

  “真的要為淮陰區法院執行局點贊,在執行案件爆棚的情況下,抽出執行法官專門辦理這起涉及工人工資的案件,而且從立案到兌現,只用了兩個月時間。馬上到年了,如果工人們拿不到工資,作為代理人我的壓力也很大。”案件代理人說道。

  據悉,進入12月份后,淮陰區法院已啟動涉民生案件專項執行活動,通過開展“百日會戰”、“突擊執行”、“區域集中執行”、“夜間執行”、“凌晨行動”等,加大打擊“老賴”力度,努力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