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法院借助“互聯網+”做好司法為民
作者:唐修軍 周立虎 發布時間:2016-11-30 瀏覽次數:1542
近年來,阜寧法院緊跟“互聯網+”新思路,綜合運用互聯網、新媒體、新技術和手機終端平臺,拓展法律服務陣地,創新司法便民、為民方式,實現了線上交流線下互動,網上網下相互交融,打通司法為民的“最后一公里”,全力營造法院工作新常態。
互聯網+訴訟服務。堅持大服務定位,建成訴訟服務在線平臺和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實現一站式服務,除開庭必須來法院外,立案、繳費、舉證、閱卷等步驟都可在網上完成。阜寧法院開通12368訴訟服務熱線,該熱線是“線上法院”的一種,當事人和律師可通過電話、短信、網站3種途徑聯系法官,并及時得到反饋。在訴訟服務中心建立訴調對接平臺,強化訴前調解、人民調解員調解,加強訴調對接,專門聘請退休法官擔任訴前調解工作。積極開展網上立案、信訪、遠程視頻接訪等工作,及時就地解決涉訴信訪問題,2015年迄今,案前、庭前調解矛盾糾紛358余起,審結人民調解案件125件,網上立案358件,遠程視頻接訪5人次,辦理網上信訪4件。
互聯網+信息查詢。進一步推進司法公開和拓寬司法為民渠道,讓群眾及時了解法院工作情況,阜寧法院開通了廟灣法苑微信群、阜寧法院QQ群、文明阜寧訂閱號、阜寧縣人民法院訂閱號等,向當地群眾發送手機短信,公開司法信息。該院手機信息平臺設置“法院動態”、“法院微網”、“網上執行”、“案件查詢”“庭審直播”“法院公告”等欄目。開通的手機短信平臺,自投入使用以來,已累計發送短信10萬條,共梳理出1200條回復短信,均予以認真辦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通過手機短信、訴訟服務在線平臺等載體,主動向當事人及訴訟參與人公開審判流程各節點信息,當事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或查詢案件審理執行等進展情況。2015年迄今共發送手機短信2萬余條,公開審判流程和執行信息案件7819件,在互聯網公布生效裁判文書實現100%。建成庭審視頻直播網,開展庭審網絡視頻直播,方便群眾隨時查看庭審過程。
互聯網+裁判文書。阜寧法院以“陽光司法”活動為契機,大力推進裁判文書上網,為公眾評論、監督法院裁判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阜寧法院以裁判文書上網為抓手,以點帶面,以公開倒逼公正,助推辦案質量和效率提升。2015年至今,已有15000件裁判文書上網。自實行裁判文書上網以來,該院瑕疵案件明顯減少,審判質量有了新的提高,同時也拓寬了法院與社會公眾的交流平臺,促進了司法和諧。
互聯網+審判管理。阜寧法院充分利用互聯網,全面啟動遠程視頻提訊系統,提高審判效率。通過遠程視頻系統協助最高人民法院對關押在阜寧的刑事被告人進行提訊。通過計算機網絡專用系統建立聲音、視頻圖像傳輸通道,法官與被告人雙方的語音、畫面跨空間清晰順暢實時傳送,雙方均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相互可視、聲音清晰,書記員同步進行記錄,審理效果良好。運用遠程視頻提訊系統進行審理,可以規范庭審活動,同步監督庭審行為,既保證了法官通過遠程視頻系統“面對面”提訊被告人,查清案情,又節約了司法成本,提高了審判工作效率。
實現網上立案、網上辦案、網上信訪、網上電子化查詢,實現各項數據的實時統計、實時更新和互聯互通。在全省法院率先使用便攜式科技法庭和執法記錄儀,案件庭審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案件材料隨案同步掃描,建成6個科技法庭,庭審過程同步錄音錄像,倒逼法官提升綜合素質。從立案時嚴格監控案件流程節點信息,確保信息錄入的準確性,對臨界審限的案件對承辦法官進行提示,避免超審限問題的發生。
互聯網+執行工作。阜寧法院定期向用戶推送法院新聞、開庭公告、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司法拍賣等信息。進一步加強執行指揮中心建設,拓展網絡執行查控平臺聯網區域與范圍,阜寧法院實現執行財產省內網絡查詢。2015年迄今通過該系統發起查詢1萬余次,查詢到存款金額4.5億元。建立完善執行聯動機制,阜寧縣人民法院網平臺設立“執行曝光臺”欄目、電視臺、鬧市區電視頻幕滾動播放等,集中曝光拒不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2015年至今,將301人(單位)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等,公開曝光失信被執行人的姓名(名稱)、身份證號、住址(住所地)、執行法院、執行案號、申請執行標的額和未履行標的額,被執行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還實名曝光其法定代表人姓名等具有強大威懾力的個人信息,同時視情節依法采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相反,被執行人在曝光后履行完畢的,將及時消除其“黑名單”記錄。78名“老賴”得知被“曝光”,在親友的壓力下主動聯系法院。通過執行網上曝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化解了執行難,維護了司法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