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中旬,由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組織,經本報及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集中報道江蘇常熟法院服務小微企業工作后,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廣泛的社會影響。中央電視臺12月7日發布《2011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入圍名單》,常熟法院作為“小微企業服務群體”入圍。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經濟年度人物評選以“增長的品質”為主題,進入候選人名單的20個個人和團體,主要分布在高科技、文化產業、互聯網新興產業、制造業等行業,充分體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自主創新、中國經濟走出去等發展概念。關系與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成為當前中央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小型和微型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科技創新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2011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委員會建議給這個政策體系中的人物群體增設一個集體獎項。江蘇省常熟市作為全國民營經濟生長最為集中的地域之一,全市共有8萬多家,已成為常熟民營經濟的中堅力量,其各項經濟指標約占全市產業總量的60%左右。在常熟全市協力破解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瓶頸中,常熟法院發揮了突出的司法示范作用。

  對于常熟法院入圍,CCTV公布的理由是:在美國經濟疲軟、歐債危機等外部環境影響下,今年中國的小微企業遭遇著又一輪寒潮,從溫州到東莞,小微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他們需要幫助,他們需要溫暖的手。扶持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一次調整,許多今天的大中企業,都是從小微企業創業起步。江蘇常熟市人民法院,這個全國法院系統推出的典型是為小微企業成長營造良好環境的代表,他們針對小微企業的法律需求和訴訟現實,創新出一套和諧執法的辦法,盡力去協調幫助解決小微企業發展中的糾紛和矛盾,而不是刻板的教條的執法,在當地反響良好。之前,中央、省市媒體對常熟市法院司法服務與保障小型微型企業工作的經驗與做法進行了廣泛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