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洪澤法院法官,這是我的執行工作證,你是黃某某嗎,知道找你什么事嗎?”五六個身著制服,尤其是4名全副武裝的法警,被執行人被這突如其來的陣勢驚住了,支支吾吾地點頭,承認未履行法院生效判決償還他人借款,在核實清楚被執行人的身份信息后,被依法帶回法院。這一幕發生在7月27日晚8點,洪澤法院7月份開展的夜間突擊執行活動現場。

  “一組呼叫,現在帶回二名被執行人,請做好談話準備。”被執行人黃某、宋某被“請”進法院后,案件的承辦法官和書記員早已準備好兩人的相關法律文書,并針對性地展開談話。

  第二組、第三組抓老賴的場景通過照片和視頻在洪澤法院微信交流群里不斷閃動,一批又一批的被執行人被帶回法院,戰報頻傳,干警發揚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鼓足干勁用實際行動踐行“兩學一做”,很好地完成了這次突擊執行任務。

  “老面孔”再進法院。張女士與老伴將僅有的一套住房為女婿向銀行借款作了抵押擔保,一分錢沒見到也沒用到,女婿與女兒也離婚了,現在卻要承擔高達35萬元的債務及利息。在法官的法律釋明和心理疏導下,張女士認識到心里雖然難受,但這債務還是要償還的。“法官,我不是消極還債,手上確實拿不出那么多錢。”張女士這是第二次被帶到法院,與6月份執行活動中的不屑一顧相較明顯多了一分真誠,“現在就打電話讓人把湊集來的錢送過來。”張女士的坦誠取得了申請人的諒解,雙方達成了執行和解,張女士當場還款3萬余元,“法院的談話制度,給予了我一次學習法律的機會,使我明白了自己的責任。”

  “不欠錢”為何還要進法院。“我沒有欠她錢,跟你們到法院我也不怕。”當閃爍的警車停在餐館門前,引得眾人圍觀,指指點點時,激動的胡某拿著還款收據向參與見證執行的人大代表和法官訴苦。因民間借貸,欠下他人6.5萬的借款,雖陸續每年都在還款,但其是通過與申請執行人私下還款,法院對其還款的具體數額并不知情。在法官的主持下,人大代表參與雙方之間的進行執行對話,并就雙方發生的還款數額爭議幫助其一一厘清。在人大代表的見證下,雙方確認了還款金額,胡某欠款不足7千元,但因其怠于履行法律生效判決,其中雙倍利息懲罰高達數萬元,其不愿接受,經過法官釋明,使其認識到怠于履行義務所應承擔的責任。雙方經過協商,申請人放棄部分利息,胡某一次性付清剩余的15000元并承擔此前的訴訟費。“法院的執行對話制度,給予我與申請執行人面對面的對話溝通機會,欠款數額清楚了,誤會解除了,事情也得以最終解決。”案件了結,胡某倒顯得輕松了許多。

  “特邀調解”我要還錢。因做生意向他人借款6萬元,到期未歸還,申請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鑒于蔣某與申請人是要好的朋友,法官召集申請人與被執行人組織執行對話,并邀請見證執行的人大代表參與執行和解。人大代表的參與,使得原本對抗的場面變得緩和,在了解雙方之間的實際情況后,為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且得到了雙方的認同。蔣某當即表示要給家人打電話,請他們湊款。雙方達成了執行和解,蔣某交付了2000元的首款,隨后將在每個月定額還款,直至還清余款為止。

  截至當晚23點00分,此次夜間突擊行動共帶回被執行人9人,當場履行及達成和解協議8人,執結標的額40余萬元,采取拘留措施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