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2011年1月13日在通州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院長  劉惠沖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通州區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

  2010年,我院在通州區委領導、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和區政府、區政協支持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工作指導思想,把握“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緊緊圍繞區委中心工作,深化能動司法理念,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積極參與社會管理,著力加強自身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年受理各類案件11674件(含舊存138件),同比上升7.37%,審執結11578件,同比上升7.77%。榮獲2007-2009年度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被省高級法院記集體二等功,并被評為全省“訴調對接”工作先進集體、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先進集體和涉訴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先進集體。

  一、履行審判職能,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履行刑事審判職能,依法懲治犯罪。受理刑事案件586件(含舊存4件),審結583件。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依法嚴懲暴力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毒品犯罪、嚴重的經濟犯罪和邪教組織犯罪等,共判處被告人10年以上有期徒刑22人,判處5至10年有期徒刑60人。審結張益峰入店搶劫、田小兵販賣毒品、王海明冒充日本人詐騙、解祥福黑社會組織犯罪等大案、要案。依法嚴懲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審結新開鎮原鎮長助理張小忠等職務犯罪案件 7件,9人受到懲處。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依法擴大非監禁刑的適用,嚴格掌握條件和標準,對初犯、偶犯、未成年犯、老年犯以及其它社會危害性不大的犯罪分子從輕處罰。判處被告人緩刑318人、管制2人、免予處罰10人、單處附加刑11人,其中30名未成年被告人依法被免予刑事處罰或適用非監禁刑。

  履行商事審判職能,保障經濟建設。受理商事案件419件(含舊存67件),審結387件。制訂了保障和服務全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十八條意見,把握審判主動權,增強服務的前瞻性和針對性。保障沿江沿海開發戰略的實施,著力化解重大矛盾,成功解決標的額達1300萬元的開沙島土地承包合同糾紛,助推了南通市重點服務業項目建設。審慎處理農村土地流轉糾紛,依法平衡農村土地置換中各方當事人的利益,有效化解了農戶王衛星與石港鎮睹史院村經濟合作社、外來種植大戶丁啟峰之間的土地流轉矛盾。注重保護企業之間的交易秩序,慎用合同無效法則和強制履行手段,更多地選擇損害賠償、金錢補償等方式解決合同爭議。提高破產案件的審理效率,積極爭取行政機關支持和配合,穩定職工情緒,加強與債權人溝通,成功審結南通史陽混凝土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件。全年審結破產案件11起,創歷史新高。盤活破產企業固定資產1.04億元,妥善分流安置職工654人。

  履行民事審判職能,保障民生權益。受理民事案件6775件(含舊存61件),審結6686件。妥善審理家庭糾紛,依法保護婦女、兒童、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和睦,審結婚姻、贍養、撫養、繼承等案件654件。妥善審理相鄰權糾紛,倡導團結互助風尚,促進鄰里和諧,審結相鄰采光、排水、通行、排污等案件69件。妥善審理醫患糾紛,緩解醫患矛盾,促進醫患和諧,審結醫療糾紛案件15件,調解、撤訴率93.33%。妥善審理勞動合同糾紛,引導勞動者依法理性維權,緩和勞資對立情緒,審結勞動爭議案件84件。妥善審理涉及農民工報酬的建筑分包、裝璜施工、勞務雇用等糾紛,維護農民工的合法利益,促進農民工從業環境的改善,審結相關案件246件。

  履行行政審判職能,協調干群關系。受理行政訴訟案件57件,全部審結。依法行使行政審判職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審結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環境保護、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房屋產權登記、拆遷行政裁決、政府信息公開等行政訴訟案件39件,審結城建、公安、交通、稅務、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行政訴訟案件18件。深化行政協調工作機制,繼續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本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率100%,其中區安監局、區農村工作辦公室一把手出庭參加了訴訟。加大行政協調力度,一并解決行政訴訟中關聯民事糾紛,促進行政相對人與行政機關彼此溝通、互相理解。處理關聯民事糾紛39件,有效化解后原告撤回行政訴訟30件,占比76.92%。

  履行司法執行職能,維護法律權威。受理執行案件3346件,全部結案,實際執行到位標的2.54億元。清理執行積案,增強工作主動性。對往年未能執行到位、程序終結的案件統一登記,全面疏理,凡具備一定執行條件的案件,無需權利人申請,主動啟動執行程序,共恢復執行309件,實際執結309件,執行到位標的3365.92萬元。抓緊新案執行,促進結案均衡化。建立 “移送保全”、“移送鑒定”、“銀行查詢”等執行臺帳,定期召開執行質效分析會,評查和通報執行人員工作進度,使任何措施都有據可查,任何材料都有跡可尋,任何消極執行都有人監督。整合執行資源,提增內部聯動力。配備法庭專職執行人員,加強審判人員與執行人員、執行局與法庭的協執能力,四個人民法庭共執結1028件。構建督促機制,實行窗口前移化。2010年7月,設立執行督促組,通過財產保全、法律釋明、說服教育、后果警示等多種方式,督促義務人在立案階段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或與權利人和解了卻糾紛,督促組執結311件。

  二、推進便民服務,極力滿足群眾司法需求

  推進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提高立案接待的服務質量。提供當事人休息場所,配置飲水機、閱報夾、打氣筒、寫字臺等便民設施,為行走不便的當事人提供“愛心車”服務;提供訴訟引導,告知訴訟風險,提醒當事人選擇合理的救濟途徑;提供一站式服務,負責立案受理、材料收轉、案件查詢、司法救助、法律釋明等。推行訴前調解新模式,引導當事人在立案前進行訴前調解。訴前調解不成的案件中,事實清楚、案情簡單的直接速裁,其余分流到審判業務部門處理。訴前調解結案1995件,速裁結案24件。

  推進巡回、假日法庭工作。改進巡回法庭工作。選好巡回地點,有所側重地將巡回審判地點選擇在老、弱、病、殘等弱勢當事人住所地附近或糾紛發生地。依靠基層組織,邀請基層干部參與巡回審判工作,現場會辦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訴訟關聯問題。溝通社情民意,利用巡回審判機會,聽取周圍群眾對案件糾紛的看法和意見,參考民意對案件作出公正合理的處理。共巡回開庭或調解案件326件。改進假日法庭工作。假日法庭服務的當事人由過去的外出務工人員擴大到教師、醫生和本地企業員工等,法官們深入糾紛發生地,突擊化解灌溉、種植等涉農糾紛,突擊化解鄰里之間、村民與企業之間的矛盾激化糾紛,突擊化解涉及老人就醫、未成年人就學等急需處理的糾紛。平潮法庭假日法庭堅持八年多,調解300余次,結案216件,《江海晚報》頭版頭條作了報道。

  推進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的互動。重點關注涉訴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發放執行救助基金20.5萬元,多名特困申請執行人受到救助。首次在案件審理階段啟動救助機制,在審理一起撫育糾紛案件時,為面臨輟學的少年陳某申請到司法救助基金4000元。三余法庭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支持,設立執行專項基金,對不能及時執行到位,影響老人或未成年人基本生活的贍養、撫育糾紛案件,由基金先行墊付執行款。多渠道救助患尿毒癥當事人季金娟同學,與支持起訴的區檢察院一起向干警發出獻愛心捐款倡議書,聯合向區慈善基金會提出救濟申請,積極爭取區婦聯的支持和媒體的關注。案件審理期間,季金娟收到社會捐款、慈善基金共計32100元,其中我院干警捐款15200元。中央電視臺《道德觀察》欄目以《誰來拯救我的生命》為題作了專題報道。

  三、抓好司法改革,努力參與社會管理創新

  抓好司法建議工作。充分發揮司法建議在擴大審判效應、促進社會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出臺《司法建議工作規定》,建立健全司法建議調研分析、審批、跟蹤督查、備案登記、考核評價機制。做到個案建議與類案建議并重。突出建議的整改功能,促使被建議單位完善制度,增強風險防范能力。做到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并重。深入調研、科學分析,注重建議內容的可操作性。共發出司法建議13份,建議對象包括政府部門,金融、教育、住房管理機構,公司企業等,大多數被建議單位及時反饋了整改信息。其中,針對金融機構提出的加強信貸環節管理的司法建議,得到眾多金融機構很好的回應。

  抓好長安和諧共建工作。著眼地區經濟發展。在錫通科技產業園與張芝山鎮政府共建企業服務點和環境治理網,在濱海新區、先鋒鎮設立訴訟服務工作站,依法保障區域性經濟開發。著眼社會矛盾化解。興仁法庭開展“村村有法官”活動,全庭法官擔任興仁鎮駐村法官,融入該鎮黨委、政府“公民提質工程”建設體系之中,定期下村,排查矛盾,解決糾紛。三余法庭和三余交警中隊開展“和諧對接平安行”共建活動,和區檢察院檢調辦公室進行訴檢對接,重點化解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著眼維護青少年權益。與社區、學校聯合開展幫教活動,暑假期間,少年法庭法官參加金沙鎮城東村組織的學生夏令營開營儀式,送法進社區,很受歡迎。

  抓好民調協議司法確認工作。聯合區司法局、區調處中心等部門,分別在張芝山、興仁、平潮、三余鎮分片召開“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推進會”,明確司法確認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按照推進會要求,積極開展人民調解協議效力司法審查、確認工作,凡民調協議符合法律規定的,均可以依法確認其效力,并賦予強制執行力,更加有效地支持人民調解工作。共依法確認有效民調協議103份。西麗紡織公司數十名工人因公司無力支付工資上訪到鎮政府,張芝山法庭積極協助政府調解,由另一公司先行墊付工人工資,我院及時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妥善化解了這起群體性上訪事件。

  抓好審判管理工作。把法院內部管理創新作為法院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性工作。重點抓審判流程管理。運用案件管理系統,全程跟蹤立案、審理、執行流程,臨法定期限前5天發出超期限警示。隨機分流各類案件,立案時由電腦隨機分案,案件向結案快的審判人員手中流轉,實現公平分案,防止分案環節中的人情干擾。重點抓審判績效考核。進一步完善考核體系,出臺《法官審判績效考評辦法》,將法官涉訴矛盾化解能力、社會管理創新能力納入法官業績考評范圍,激勵法官提高辦案水平。重點抓案件審判質量。加強院、庭長對審判權的監督,明確審判員、審判長的定案權限。督查二審改判、發回重審以及社會反響強烈的案件,逐案分析評議并通報,及時查找和糾正辦案中存在的問題,追究差錯案件責任。重點抓案件審判效率。逐月點評、通報法官辦案效率,動態分析結案指標數據。2010年,全院一線法官人均辦案153件。

  四、加強隊伍建設,著力保證公正廉潔司法

  加強司法廉政建設。將“公正廉潔執法”主題實踐活動落到實處。一是干警大輪崗。全體人員輪崗率39%,其中分管領導輪崗率達60%,中層領導輪崗率50%。對輪崗和新任干部進行任前談話,教育他們當公信干部、公信法官。二是紀律大督察。重點加強服務窗口、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的督查,重點治理外出辦案“三同”問題,制定外出辦案制度,從外出審批、經費標準、當事人監督等方面嚴格加以規范。三是節點大整固。落實班子民主生活制度,增強選拔干部和財務管理中的透明度。完善重大事情報告制度、廉政談話制度和廉政檔案制度,使廉政管理制度化。開展典型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學習陳燕萍法官活動,增進干警對人民群眾的感情,提高廉潔司法的自律性。

  提升司法業務素質。重視法官教育培訓,參加上級法院舉辦的業務培訓和輪訓164人次。重視干警學歷教育,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占比82%,其中已取得碩士學位的有15人,在讀碩士生1人,研究生學歷的碩士生5人。重視審判業務能力,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先后開展庭審觀摩評比、百日辦案競賽、優秀法律文書和辦案能手評比等活動,提升法官判斷事實、適用法律、駕馭庭審、調解糾紛的能力和水平。重視審判后備人才培養,將具有法學專業背景的新進人員安排到基層法庭和執行局鍛煉,并指派資深法官傳幫帶,一線審判隊伍年齡老化狀況有所改善。

  主動接受人大監督。認真報告審判工作,2010年,向區人大常委會第32次主任會議報告少年法庭審判工作情況,向區人大常委會報送司法備案案件41件,向區人大辦公室報送本院審判典型案例5個。加強與人大代表聯絡,召開人大代表座談會8次,邀請人大代表旁聽、評議庭審6次。及時辦理意見和建議,共辦理人大代表的來信和人大機關交辦的信訪件4件。做好人民陪審員工作,加強管理和培訓,提高人民陪審員參審率,2010年,陪審員參與審理案件246件。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深刻體會到,實現法院工作科學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人大的監督,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離不開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理解和幫助。在此,我代表通州區人民法院,向各級領導、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雖然我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離黨和人民的要求、群眾的期待還有差距,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和困難。當前各類社會矛盾交錯復雜,法院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和艱巨;不同利益的沖突加大,執行工作和涉訴信訪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壓力仍然較大;法官隊伍的教育、監督、管理還不夠科學合理,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少數法官宗旨意識不牢,工作作風不實,責任心不強,辦案質量和效率不高。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我院將切實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始終堅持“三個至上”工作指導思想,始終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始終堅持能動司法理念,以執法辦案為第一要務,推進回應性司法建設,充分發揮司法審判的打擊、規范、引導和調節職能作用,有效化解涉訴糾紛,保障社會公平正義,調整經濟社會關系,促進生產要素流動,更加發奮有為地營造通州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法治環境。

  一、依法保障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完善司法調研機制。以更寬廣的視野來研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審判工作的新挑戰、新需求。完善能動司法機制,特案特辦,穩妥處理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產生的各種糾紛。

  二、有效化解各種涉訴社會矛盾。提升訴訟服務中心功能,重點推進附設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窗口建設。提升基層人民法庭功能,適當調整法庭管轄布局,改善法庭審判環境。提升能調善判司法能力,以法律思維為基礎,增強法官辦案中的政治思維和道德思維能力。

  三、深入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構建法院工作事項報告和通報平臺,優化審判,延伸服務。構建司法審判適度社會化工作平臺,深化長安和諧共建、“法院開放日”和巡回審判活動。構建全方位銜接“大調解”機制平臺,加大與仲裁、行政調處、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等銜接力度。

  四、著力推進司法公正廉潔建設。以定期報告和專項報告為重點,以人大聯絡室為窗口,以代表活動日為紐帶,更加有效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組織重點案件督察,深化審判公開,落實離任法官回避制度,更加有效地嚴明審判紀律,改進審判作風。拓寬民意采集渠道,完善接受民眾、當事人和媒體監督的工作體系,更加有效地提升司法審判和法官隊伍的公信力。

  各位代表,我們決心在新的一年里,緊緊圍繞區委十屆十一次全體會議提出的工作部署,團結奮斗,扎實工作,為建設“三創之都、大橋新城、幸福通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