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院:弱勢群體特殊人群毒品犯罪現象突出
作者:馬超 發布時間:2016-06-27 瀏覽次數:2279
今天上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各級法院開展毒品犯罪案件集中宣判活動的情況,發布全省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審判白皮書,并介紹2015年度全省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毒品犯罪案件審判白皮書顯示,2013-2015年度,江蘇全省各級法院共受理毒品犯罪一審案件16740件,其中,2013年全年受理4343件,審結4263件,2014年全年受理4695件,審結4613件,2015年全年受理7702件,審結7493件。2015年較2014年同期毒品犯罪總體收結案數量和增幅均大幅度上漲,分別上升64.1%和62.4%,收結案數量和增幅均創歷史最高值,表明當前江蘇毒品犯罪態勢極為嚴峻,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毒品犯罪高發蔓延態勢。
從涉案毒品類型來看,冰毒是江蘇涉案毒品的主流,涉冰毒案件占全部毒品案件收案總數的80%以上,涉海洛因犯罪案件約占10%左右,并呈逐年下降趨勢,涉麻古、搖頭丸、K粉、大麻、氯胺酮等毒品犯罪在江蘇也較為常見。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玉生介紹,毒品犯罪職業化特征開始凸顯,以販毒為業謀求巨額非法利益的職業毒梟越來越多。毒品犯罪人之間的分工協作也日趨密切,不少大宗毒品犯罪中都出現了有組織的販毒集團,一些案件還形成了販、運、賣一條龍的模式。少數犯罪呈現出槍毒合一現象,甚至出現武裝掩護販運毒品的情形,給偵查、抓捕工作帶來了潛在的風險。
從毒品犯罪的危害來看,毒品犯罪次生危害嚴重。不少吸毒人員沾染毒品后,很快走上制販運毒品的道路,并以吸毒作為掩飾犯罪行為的手段,毒品犯罪人中吸毒人員已占相當大比例。另外,因吸毒行為引發的自殺自殘、暴力行兇案件增多,江蘇已發生多起吸毒后殺害親友、駕車沖撞行人的惡性案件,嚴重危害社會治安。
“低年齡、低收入等社會弱勢群體毒品犯罪現象突出。2015年審結的毒品案件中,無業人員及其他低收入、無固定職業群體占毒品犯罪人的絕大多數,很多毒品犯罪人都因難以謀生而走上犯罪道路。另外,女性及18到25歲的青年實施毒品犯罪的數量也有明顯增加,這些群體對毒品危害認識不足,加之謀生能力欠缺,難以抵御毒品犯罪的誘惑和侵襲,容易走上毒品犯罪道路。”李玉生說。
李玉生介紹,特殊人群實施毒品犯罪情況也比較突出。孕婦、艾滋病人、晚期癌癥病人及殘疾人群販毒問題日益嚴峻,這些犯罪分子利用特殊身體狀況逃避監管及刑罰執行,由于對其羈押、收押存在法律和現實的障礙,這類人群販運毒品愈演愈烈,一些毒品犯罪集團也往往利用這些特殊人群實施毒品犯罪活動,打擊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