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庭大執行
發布時間:2016-05-17 瀏覽次數:2678
電視劇《小鎮大法官》在央視熱播,民事法官王德忠扎根基層,千方百計化解群眾心中的疙瘩,以詼諧可樂的故事,讓高冷的法律與暖心的人情結合。同樣在古運河邊的邳州市碾莊鎮,活躍著一群鄉鎮執行法官,他們以強制執行維護生效判決的權威、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被徐州中院表彰為“執行常態化工作先進集體”。他們走村入戶,結合鄉鎮執行特點,探索出鮮活農產品處置、地毯式拘傳等“土辦法”,在一次次執行結案中,在一次次與老賴的較量里,他們演繹著小法庭大執行的故事。
一季大蒜就是一筆執行款
碾莊法庭轄區的趙墩、宿羊山等鄉鎮,是全國著名的優質大蒜主產區。鄉鎮執行工作有其自身特點,農民收入很少存入銀行,但種植、養殖的鮮活農產品較多。
2015年6月,正值當季大蒜收獲季節,執行組在拘傳被執行人劉某過程中,意外發現被執行人家中,儲存著數量巨大的新鮮大蒜。
劉某是一起無因管理糾紛案件的被執行人,18年前,因家中子女較多,劉某將小女兒送給他人撫養。幾經轉手,劉某的女兒來到了邊某家中,但因農民法律意識淡薄,邊某未到民政部門辦理收養手續。18年過去,當年的小女孩已經長大,青春朦朧的她知道自己身世后,多方尋找回到了親生父母身邊,不再認邊某為父親。無奈之下,邊某將劉某起訴到法庭。經審理后,法院判決劉某支付邊某因無因管理產生的費用4萬元。,但劉某卻遲遲不肯履行義務,即便被司法拘留3次之后,劉某依舊當著“老賴”。
時間回到2015年6月,法庭執行干警發現被執行人家中的當季大蒜后,經請示,決定當場扣押并變賣被執行人所有的農產品。六月的天,已經炎熱起來,數噸大蒜需要繁瑣裝袋、過稱,這可不是一件輕快活,執行干警不言苦累,終于在下午4點將大蒜扣押完畢。這時,被執行人一家攝于執行壓力,為了避免來年大蒜繼續被處置,主動到場,自覺配合變賣大蒜,并當場支付了余款4000元。一場跨越了18年的“親情債”終于得到執結。
局庭聯動打出執行聲勢
執行工作,重在突出強制性。法庭執行組人數少、力量相對相對薄弱,針對于此,邳州法院創新機制,通過“局庭聯動”、“庭所聯動”機制有效化解執行難題。
2015年3月,碾莊法庭在執行一起房產拍賣案件中,被執行人一家長期霸占已被拍賣的房屋,經張貼遷出公告、反復入戶溝通,被執行人周某就是不履行義務,甚至找來年邁的父母住進房子,以阻擾執行。面對被執行人抗拒執行的囂張氣焰,碾莊法庭啟動聯動機制,在執行局和轄區派出所的配合下,出動警力60余人,順利清理、交接了案涉房屋。集中清理當天,碾莊鎮區內警燈閃爍、執行干警著裝嚴整、執行現場井然有序,過往群眾紛紛駐足,“真沒見過這陣勢,法院來著這么多警車,看那些欠賬的老賴還敢囂張不!”一位圍觀的群眾感嘆道。
邳州法院碾莊法庭執行組,只是眾多基層法庭執行組的縮影,他們戰斗在最基層、沖鋒在第一線,2015年,他們執行立案超1000件,取得了實際執結案件219件,執結涉民生案件57件,執行到位金額1.9億元的驕人戰績。正是有他們這樣不言苦、能戰斗、善創新、無怨言的執行法官們,在鄉鎮一線演繹著小法庭大執行的絢麗故事,人民群眾的期待才得以滿足,共和國公平正義的天平才得以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