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亭湖區法院近年來通過招考、選調等方式引進青年干警32名,如何幫助這群學歷高、思維活、年紀輕的“后生”在嶄新的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實現心中的夢想?這個法院的黨組帶著責任與關愛,運用“四心法”傳遞著鼓勵和溫暖,使得他們甘將美麗的青春綻放在基層,為實現人生夢想而奮斗。

  政治上關心     讓青年干警感到有前途

  亭湖區法院十分注重把政治上的關心作為培養青年干警成長的總引擎,堅持運用管用的政治教育為他們的進步鋪就騰飛路。

  每每談及院黨組對青年干警政治上的關心,青年法官夏凡至今心中充滿無限感慨,言稱三種教育終身受益。

  理想教育,標定航向。該院對初入大門的年青干警,務必要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通常利用黨團活動日、政治學習日系統地組織他們學習馬列經典、時事政治,幫助他們端正為誰服務、為誰執法的思想指導,要求他們時刻將司法為民的“要旨”鉻記在胸。進而,帶領他們走進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激發他們樹立崇尚法律、敬畏職業、建功立業的大志。許多青年干警十分感激地說:“通過理想信念教育的洗禮,倍感方向明確、責任重大,對來日擔當大任充滿信心”。

  勵志教育,培養風骨。2013年3名外省籍的年青人來到法院“安營扎寨”,院領導給的“見面禮”是帶著他們來到院史陳列室,讓他們直面法院的光輝歷程,并向他們講解數代法院人懷揣夢想、扎根基層、無私奉獻的動人事跡,讓他們在心里埋下扎根基層深,成長進步快的種子。如此勵志教育“解渴”且能培養風骨,極大激發起客籍才俊欲在異鄉大干一番事業的豪情。該院新興法庭年輕的審判員孫偉,祖籍安徽宿州,2013年由安徽靈璧法院選調至亭湖法院。剛來時,鹽城方言聽不太懂是他辦案的最大障礙。但他來到法院不到半年功夫,就迅速融入了法院的生活,適應了法院的工作節奏,并很快熟悉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方言俚語,當年即辦結各類案件347件,化解涉訴糾紛78件,當年便獲得該院“辦案標兵”稱號,2014年還被市中院表彰為“先進工作者”。孫偉的工作不但得到全院上下的一致好評,也得到了當地群眾的交口稱贊。正如新興鎮陳臺村村干部徐某所說,“這個細小的(注:年輕人),雖然是個外地人,但辦案子還真有一套,幫助我們村里解決了不少糾紛。”

  爭先教育,催生動力。該院針對青年干警特點,大力倡導爭先創優之風,鼓勵年青干警在本職崗位上勇于挑戰、敢于超越,努力成為辦案、服務、管理“達人”。據該院政治處介紹,該院兩年前就建立了青年干警積分檔案,對積分情況實行跟蹤記載,每季度公布張榜一次,年終統一考評并決出名次,提交黨組作為評優評先、晉升職務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自2014年以來,該院共有10名青年干警敢想敢干、銳意進取,先后獲得“江蘇省最勤奮好青年”、“全省法院辦案標兵”、“全市法院辦案標兵”,其中已有4名80后青年干警走上了中層崗位,成為各自崗位上的標桿。

  培養上用心  讓青年干警成長有“盼頭”

  為了讓青年才俊共享人生出彩機會,該院黨組多措并舉,拓寬成才路徑,努力幫助他們及早騰飛。

  輪崗見習。自2013年以來,該院黨組作出決定,新招錄人員在一年試用期內一律不得定崗,由政治處統一安排到審執部門、綜合部門輪崗見習后再行分配。為幫助他們邁好執法辦案第一步,該院采取理論武裝、活動牽引、文化熏陶等形式,引領他們端正價值取向,強化公正執法、司法為民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該院刑庭最年輕的助理審判員張佳,剛來法院時,先后在審管辦、行裝科、民二庭等部門見習,她十分珍惜每個崗位學習的機會,埋頭苦干、不恥下問,不僅較快實現從校門到院門的轉變,而且如愿熟識了法院的工作節律。見習期滿后,幾個部門都希望她留下,在他們的眼中:“張佳是個好苗子,假以時日定會成為可塑之才”。果然,張佳不負眾望,分配至刑庭后,很快勝任本職并成為“多面手”,近年來所辦結的近300余件刑事案件,無錯案、無發改、無信訪。

  基層歷練。去年5月,該院有意識地將4名青年干警放到人民法庭去打磨歷練,讓他們經風雨、見世面,在化解社會紛爭中增長才干。85后青年法官陶鷹峰根據安排來到新興法庭后,在老法官的帶領下一起進農舍、跑田頭,走街串巷,了解鄉情民俗,很快融入了那方水土。據該庭蔡庭長介紹,2015年5月至12月,陶鷹峰在該庭共辦結案件224件,其中53件為民間借貸案件,他嫻熟運用疏導技藝,使這類棘手糾紛第一時間得以化解。

  高智牽引。該院黨組成員、政治處主任朱巖琴告訴說,2013年該院以高智牽引為主導,共組織青年干警培訓26次,先后邀請國內知名學者、專家和上級法院資深法官來院講學授課,從高層次、多觸角豐富年青干警的視野,使年青干警人人受益、個個獲利。

  2013年以來,該院還啟動“薪火相承”工程,制定出臺《青年干警培養導師制度》及《開展青年干警培養導師制活動實施方案》,導師由院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擔任。黨組成員在分管的部門中選擇1-2名干警為培養對象,各部門負責人選擇本部門1名干警為培養對象。

  院(庭)長當良師,帶出一撥才俊。一組數據足以佐證:僅2015年該院就有10名年青干警被評為辦案標兵,4名年青干警被評為服務標兵,6名年青干警被評選為優秀黨員,還有3名年青干警成了精英法官。“我的導師是資深法官、刑庭庭長陳進峰,他為我的成長指明了方向,無論在理論知識學習,還是審判實務操作上對我的幫助都特別大,現在我參與庭審、調解糾紛時,心中底氣明顯足多了。”90后見習助理審判員張璐高興地說。

  在此基礎上,該院針對年青干警成才愿望強烈的實際,還搭建以“一周一課堂、一月一課題、一年一本書”為內容的“六個一”互動學習平臺,同時開設“青年法官講壇”,讓全體青年干警在備課、講課、聽課過程中得到磨礪、提高。2015年該院還讓部分青年干警列席審委會,參與案件討論,拓展辦案視角,大大提升了青年干警業務能力和審判水平。

  工作上放心  讓青年干警干事有“勁頭”

  該院鼓勵青年干警勇挑大梁,有意識地安排青年干警承擔一些急、難、重的審判工作任務,讓他們在重大案件審理、重要文件起草、重要活動組織的實踐中砥礪品質、錘煉作風、增長才干。

  2014年初,該院鹽東法庭被確定為第一批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先行試點單位,80后法官李東生被破格確定為主審法官。李東生不負眾望,2014年結案376件,2015年結案505件,且無錯案、無發改、無信訪,連續兩年獲得該院辦案“狀元”桂冠,并被評為“全市法院辦案標兵”。2016年還被省法院記個人二等功。

  “當我被任命為主審法官時,感到非常意外。這是院黨組對我的信任,我唯有努力工作,把案件辦好,才能不辜負組織的重托。工作雖然繁忙煩雜,但感到周身有使不完的勁。”李東生十分感激地說。

  該院執行局的年青干警蔡力,是大伙公認的好后生,院領導“刻意”安排他干重活、累活,而他卻“受寵若驚”,視信任為榮光,一天當著三天干,僅2015年便辦結各類執行案件408件,件件案結事了,受到社會各界眾人的稱贊。

  生活上貼心  讓青年干警心中有“念頭”

  從嚴治院和從優待警并重,精神和物質真心關愛并舉,這是該院以感情留人的真實寫照。

  85后青年干警張艷2010年畢業于江蘇警官學院,同年考入亭湖法院。小張的家在福建省南平市,與鹽城相隔數千里,院領導體貼入微,在吃、住等方面給予特殊待遇,并要求組織人事部門經常過問飲食起居,關心思想生活狀況,以增強歸屬感。生活上的貼心如清泉滋潤著小張的心田,每每談及鄉愁時,小張總會說:“院領導和同事都把我當親人,法院就是我的家,亭湖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的鄉愁在這邊。”

  為讓青年干警適時釋放情感,該院注重發揮黨團支部作用,相繼成立了文學、攝影、書畫、文藝等6個興趣小組,讓他們在揮毫潑墨間、在戶外拓展中盡情地展示著自己的才藝,充分享受青春之美。

  今年3月,該院還組織青年干警加入法院普法志愿者隊伍,利用節假日、周末和重大節日進社區、到鬧市、入鄉村進行義務普法,讓他們增強親民、愛民、惠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院40余名青年干警均爭先恐后踴躍參加,街頭普法、鄉間釋疑,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2016年4月,該院被評為鹽城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先進集體。

  青年強,事業旺。亭湖區法院“四心法”給有志者插上了翅膀,愿他們高歌猛進奮勇前行,書寫出無愧人生的絢麗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