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蘇知識產權案突破1萬件 江蘇公布10大案例
作者:顧元森 吳建 發布時間:2016-04-21 瀏覽次數:2234
現代快報網4月19日南京電 今天,江蘇省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5年江蘇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情況,2015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0587件,首次突破1萬件,其中新收一審案件9173件,同比增加近4成。省高院還公布了2015年知識產權10大典型案例,其中江蘇首例假冒專利罪案、“非常了得”電視節目名稱商標侵權糾紛案等名列其中。
新收知識產權案同比增加近4成
省高院通報稱,2015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0587件,其中新收一審案件9173件,同比增加38.71%;共審結8964件,同比增加42.11%。新收一審案件中,著作權糾紛案件、商標權糾紛案件、專利權糾紛案件仍居前三位,分別為4125件、3593件、824件。
去年省高院繼續推進以團隊審判為核心,還權于合議庭,實現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全省法院推行院、庭長辦案工作機制,2015年,江蘇高院庭長、副庭長主辦案件數204件、擔任審判長結案數648件,分別占全庭案件數的14.07%和62%。
省高院還發布了2015年全省知識產權10大典型案例。明確和統一疑難復雜案件的裁判尺度。在南京同舟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訴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長江龍新媒體有限公司侵害“非常了得”商標權糾紛案中,為電視節目名稱與商標之間沖突案件的審理提供了有益的裁判思路。在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大閘蟹集團公司等訴熊某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根據“陽澄湖”的品牌價值、被告惡意程度、獲取的巨額暴利等,判決被告賠償100萬元,體現了對知名品牌、著名地理標志加大保護的司法導向。
發布10大典型案例 賠償額“越來越高”
省高院還發布了知識產權10大典型案例,如“非常了得”電視節目名稱商標侵權糾紛案。《非常了得》系由江蘇衛視播出、長江龍新媒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龍公司)制作并出品的一檔熱播電視節目。2012年6月19日,長江龍公司就《非常了得LOGO》美術作品和《〈非常了得〉益智答題電視節目》作品分別向國家版權局進行了作品登記,取得著作權登記證書。南京同舟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舟公司)設立于2010年7月14日,2011年5月26日,同舟公司與北京某代理公司簽訂《商標委托代理協議書》,委托該公司申請“非常了得”商標注冊。2011年6月22日,同舟公司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該商標。同舟公司認為長江龍公司與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以下簡稱江蘇電視臺)共同侵犯了其“非常了得”商標專用權,故訴至法院。對此,法院認為,首先,長江龍公司、江蘇電視臺對“非常了得”文字及圖形組合作品享有在先權利。其次,長江龍公司、江蘇電視臺不存在侵犯同舟公司商標專用權的主觀過錯。再次,長江龍公司、江蘇電視臺使用“非常了得”節目LOGO不會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與誤認。據此,法院判決駁回同舟公司的訴訟請求。
江蘇首例假冒專利罪案也位列10大典型案例。被告人張某、朱某是夫妻,張某原為案涉專利權人陸某經營的南通恒維化工廠業務人員。張某離職后注冊成立海安縣江源機電公司,生產、銷售鍋爐清灰劑。自2008年始,為增加銷售量,張某制作了產品宣傳冊,還委托當地一網絡公司制作公司網頁。宣傳冊封面及網頁中載有的發明專利號,與陸某申請的尚處有效期間的爐窯添加劑發明專利號完全相同。法院認為,張某、朱某侵害了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且危害國家對專利的管理制度,情節嚴重,構成假冒專利罪。判處張某犯假冒專利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25萬元;被告人朱某犯假冒專利罪,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