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矩行領風騷
作者:王成玉 盧建軍 發布時間:2016-04-05 瀏覽次數:2786
2015年是鹽城法院喜盈之年!
全市法院有17個先進集體、42個先進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
鹽城中院被評為“全省法院文化建設示范單位”,東臺法院被最高法院和人社部授予“全國模范法院”稱號,濱海法院被省法院榮記集體一等功,亭湖等4個基層法院分獲2015年度縣(市、區)委、政府綜合大獎。
鹽城法院為何如愿捧得一摞“含金量”極高的獎匾?鹽城市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世華說:“這與全市法院開展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活動上下同心、舉措扎實密不可分!”
不落俗套 “ 亮點”多多
2015年,鹽城法院大張旗鼓地開展了“規范司法行為、提升辦案質量”的專項活動,看似一項極為普通的教育活動,卻“引發”出理念的創新,可謂亮點多多。
學習至上,崇尚補智。東臺法院在專項教育中向傳統思維定勢說“不”,把教育的重心放在“補腦安神”上。據該院院長周宏介紹,他們視學習為第一要務,提倡領導“領學”責任化,部門“評學”常態化,個人“自學”制度化,通過深化學習,夯實理論根基,達成全員行為規范的高度自覺。
采訪中,我們見到這樣一件“稀罕事”,該院上到院長、下至普通干警人人像小學生一樣原原本本將《法官職業道德基本規范》、《法官行為規范》以及《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在讀書筆記上完完整整抄寫一遍,約3萬字,院紀檢監察室逐人逐篇批閱評點,爾后集中公展。“這不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嗎?”,“不,這是強行入軌,是增強內秀的一劑妙方”。周宏充滿自信地說。
以上率下,向“我”看齊。鹽都區法院在活動開展之初,院黨組率先向全院干警及其家屬發出“爭做規范司法表率、爭當嚴格司法排頭、爭創公正司法標桿”的“承諾書”,自愿接受全方位的監督。院長韓標在讀小學四年級的兒子看到承諾書后,寫下“公正地對待每一位人民群眾”這句話饋贈給他。韓標心頭涌起千層巨浪,隨后將兒子的寄語鑲嵌在鏡框內放在案頭,作為恪守諾言的鏡子。
敞門納諫,借力鞭策。大豐區法院乘活動之風,先后召開規范司法行為新聞發布會,行風監督員、廉政監督員見面會以及法官家屬懇談會10余次,懇請各界人士做“瞪眼黑臉”,隨機給干警常提醒、常拉衣袖,常吹耳邊風,幫助干警自覺完善自我。干警們說:“參加這樣的專項活動觸動靈魂、終身受益。”
主動“點穴”針針見血
開展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活動動真的、來實的、碰硬的,全市10個縣(市、區)法院個個鉚足干勁,主動“點穴”,成效顯現。
曬“家丑”,明法紀。建湖法院黨組針對個別干部違法違紀的現實不回避、不掩飾、不護短,并將其作為專題教育的“活教材”,利用黨組會、院務會、庭務會組織全院干警進行思想辨析,澄清是非、知曉敬畏。為加大明法紀力度,還專門邀請市中院黨組成員、紀檢組長李士俊到該院作以案釋法的報告,解析了一些高官攻讀法學本科、碩士、博士走上仕途后,放松對自身約束蛻變歷程,以及將權力當成牟取私利的工具,最終難逃法網的慘痛教訓,使中層以上的領導人人心中筑起了一道“法紀高墻”,使全院干警徹悟嚴以修身、嚴以律己乃是人間正道。院長楊越華說:“作為院領導只有把黨紀法規根植心中,才能立起立身為官、成事創業的新標桿,進而樹立起新時期人民法官的新形象。”
查短板,不摻“假”。鹽城中院成立5個專項檢查組,在活動期間集中調卷檢查重點信訪投訴案件68件,隨機檢查民事、刑事、行政等案件420件,排查清理包括司法作風在內的不規范司法行為130處。同時對部分案件公開開庭未依法公告;部分案件對代理手續審查不嚴,當事人授權委托書無簽名;執行案件中采取終結執行方式結案的案件終結程序不規范等相關問題,件件解剖,針針見血,及時對46名責任人員分別進行批評教育、誡勉談話、取消評先晉升資格、調離審判崗位。對構成違紀的4名法官立案處理,追究相關紀律責任,對某基層法院陳某因違規收受當事人財物和違反其他辦案紀律的行為,給予行政警告處分;對某基層法院曹某某在辦案中接受當事人的委托代理人的吃請,給予行政警告處分。
借外力,聚能量。全市法院分別在鹽阜大眾報、本院互聯網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媒體上公布了專項活動投訴電話,對“不規范司法行為”舉報信息實行集中統一受理,安排專人負責接聽,及時移交相關部門限期查辦,做到件件有回聲,事事有著落。大豐法院還將司法行為的薄弱環節及改進的舉措列出“清單”,交由人大代表 、政協委員、法律工作者考量,并定期組織互動,使規范司法行為形成常態化,受到社會各界的贊許。
注入活力 催人奮進
規范司法行為人心所向,鹽城法院精準導引似勁風吹拂一池春水,掀起了一股逼人奮進的 “巨浪”,由此催生了司法能力的大提升。采訪中我們捕捉到以下一組精彩鏡頭,令人叫絕:
現場競技,人才輩出。大豐法院在2015年組織庭審觀摩競賽不少于20余次,參加比拼的人員不分職務、不分性別、不分年齡,同場競技,現場打分,決出伯、仲、叔。每次庭審都是由院長隨機抽定3件案件,按抽簽順序“對號入座”。庭審結束后,由院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資源法官等組成的評審小組當庭公布結果、當眾頒獎。去年8月中旬,該院民事審判庭的庭長與兩名“徒弟”同臺亮相,卻與“冠軍”無緣。這位庭長沒有沮喪,深有感觸地說:“同臺真槍真刀的干,輸在細節,心服、口服。” 隨機組織現場比拼,使該院呈現出刻苦鉆研業務者榮,專業技能強者貴的喜人景象,該院有21名法官被評鹽城市基層最美法官和優秀法官,有30名法官成為審判一線的行家里手。
熒屏“走秀”,群星璀燦。亭湖法院2015年有30多名法官走進鹽城電視臺,以其良好的職業形象、精湛審判技能推出15檔案例,收視率一路飆紅,其中有5名法官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大豐法院2015年至今年3月,先后組織刑事、民事法官走進熒屏,參與庭審直播120起,現場接受法律工作者及其他有專長的人士對案件審理、法官儀表、行為舉止進行“品頭論足”,法官的職業素養、庭審技藝、調解本領得到充分認可,其中有10多名年青法官被譽為未來之星,由此,該院獲得全省“青年書香號”的殊榮,是全省唯一的一家基層法院。
高端聞名,獨樹一幟。一組數據奪人眼球:2015年鹽城市政法系統評選經典案件共10件,其中東臺法院有3件當選;全省公布的3.15消費權益案件共10件,其中東臺法院有3 件入選,東臺法院干警2015年在主流媒體、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調研文章41篇,重點課題和調查報告3篇,創全市法院之最。該院紀檢組長張雪明欣喜地說:“這是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教育活動帶來的巨大變化,是本院法官群體辦大案、辦難案、辦精品案件的能力超群的集中展示”。
人民法院開展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活動,眾望所歸,鹽城法院以踏石留痕、抓鐵有印的做法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