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利用存折調包手段騙取存款現象應引起重視
作者:盛茂 杜興淼 發布時間:2007-11-15 瀏覽次數:1500
近日,連云港市兩級法院接連受理了數起銀行儲蓄合同糾紛案件,這幾起案件均是由案外刑事犯罪嫌疑人利用存折調包的手段騙取受害人的存款所引起的。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儲戶的安全意識以及銀行在保證儲戶存款安全方面亟待加強,犯罪嫌疑人的詐騙手段應當引起儲戶和銀行的警惕。
一、案件審理中發現問題的基本情況
犯罪嫌疑人一般多選擇個體工商戶,以大量購貨為誘餌,“驗資”以證明業戶供貨能力為由,騙使經營業主到銀行開立存折,趁機將存折調包,待業戶將“驗資”用的資金存入被調包的存折后,犯罪嫌疑人便將錢取走。如東海法院審理的夏某訴某銀行東海支行一案,原告夏某從事面粉業務,某人自稱可以為夏某提供高利潤業務,為方便結算要夏某在銀行開設一個帳戶,此前該客戶已經利用以“夏某”為姓名的假身份證在中國銀行也開設了一個以夏某為戶名的賬戶,后該客戶以查看夏某銀行存折的名義將存折調包,使夏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13萬元存入了假“夏某”的賬戶上。當日,該賬戶上的13萬元被人以同賬戶的銀行卡取走。夏某因此起訴銀行,稱由于其辦理業務時對客戶身份審核不嚴而導致他人以假身份證辦理業務致使自己的財產受損。銀行則抗辯稱其在辦理業務過程中不存在違規,是夏某自己未盡到妥善保管存折的義務,導致存折被調包,自己將存款存入他人賬戶,損失應由夏某自己承擔。一、二審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銀行對客戶的身份證件只負有進行形式審查的責任,對其真偽無法辨別,夏某的損失是由于其自身對存折保管不善導致,與銀行無關,因此駁回夏某的訴求。另外幾起案件與夏某案基本一致,也是銀行儲戶或者郵政儲蓄儲戶被人以提供開展業務的保證金為由騙取開設賬戶,被調包存折后將錢誤存入他人的賬戶中而受損。如連云區法院受理的另外一起陶某訴某商業銀行案中,原告陶某是從事木材經銷的個體戶,一自稱嚴某的客戶,要購買陶某的木材,要求陶某在商業銀行開設賬戶并存入4萬元以證明其履約能力,陶某開設賬戶后將其存折交給嚴某查看,嚴某借機調包,在陶某將4萬元存入嚴某調換過的存折后,存款被取走,嚴某以銀行存在過錯為由要求銀行承擔責任。另外一起新浦區法院受理的案件案情與上述案件基本一致,只是被告是郵政儲蓄機構。
二、問題產生原因
上述幾起案件均涉及到在儲蓄業務中客戶與銀行各自的注意義務問題。從客戶角度講,客戶應當對自己賬戶的安全承擔一定的注意義務,上述幾個案件中被欺詐的客戶的安全意識不夠,在加上突然出現的大額業務可能帶來的高額利潤誘惑,更加降低了對陌生人的警惕性,從而為犯罪分子成功實施掉包計增加了可能性。從銀行的角度而言,目前部分銀行辦理的卡折一體業務是此類案件的關鍵所在。所謂卡折一體業務,就是,一卡一折共同支配同一賬戶的資金。犯罪嫌疑人就是提前辦理了這樣的一卡一折。客戶將錢存入經調包的存折后,犯罪嫌疑人便利用提前辦好的那張與被調包存折同一賬戶的銀行卡將錢取走。銀行目前開辦的此項業務確實方便了客戶,但是一旦被犯罪分子惡意利用,便成為他們實施掉包計的犯罪工具,同時銀行在客戶辦理新開帳戶時對客戶的身份審查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審查,就目前銀行的技術條件來看,要求銀行對開設帳戶的客戶的身份實施實質審查是不可能的,這也為犯罪分子利用偽造的身份證件開設帳戶創造了條件。
三、問題解決對策
從以上三起案件的基本情況看,儲戶和銀行應當加強其各自的注意義務以減少或避免損失。第一,從儲戶的角度,應當提高警惕,對于天上掉餡餅似的大額業務要多加小心,提防被騙;同時在存入大額款項的時候要注意比對核實是否是自己的帳戶。第二,從銀行的角度,作為一個金融服務機構,應該把維護儲戶的存款安全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工作來抓,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教育,對于已經發生的多起“調包”案件應當從銀行制度上的缺陷進行反思,一卡一折容易造成犯罪嫌疑人可以在儲戶持有存折或者銀行卡的情況下將款項提取,儲蓄類型相同的存折(或者銀行卡)除持有人姓名和帳號不同外,其他外部特征完全相同,而一般人對于多達十幾甚至二十幾位的帳號數字不會有特別的區別意識,導致同名情況下存折或者銀行卡被他人調包時存款人無法發現。第三,從保護存款人安全的技術角度,可以考慮取消現有的一卡一折,或者在存折或銀行卡上增加特殊(個性化)的標識便于儲戶識別。如更改現有存折(或者銀行卡)有難度,則可以在交付存折(銀行卡)時對客戶作出特別的提示,尤其是在此類掉包案件頻頻發生的時段,應當在銀行大廳進行采取張貼告示或者口頭提醒的方式對儲戶進行善意的提示,防止類似案件發生。第四,發揮好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公安部已經建成聯網核查系統功能。銀行機構在辦理銀行賬戶業務以及以銀行賬戶為基礎的支付結算、信貸等業務時,可以通過該系統核查相關個人的公民身份信息,從而方便、快捷地驗證客戶出示的居民身份證的真實性。為了能夠避免上述類似的糾紛發生以及維護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完善銀行機構基礎管理制度,降低經營風險,各商業銀行機構應充分發揮該聯網核查系統的重要作用,真正把企圖以虛假身份證開戶的不法分子堵截在銀行體系之外,更好的保護廣大消費者利益,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