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何日能飛翔?
作者:左其洋 發布時間:2007-11-06 瀏覽次數:2321
某地欲招錄副職領導干部,筆者有一在某單位工作的朋友準備報考,但報名條件“擔任科級領導三年以上”再一次擋住了他,這已是他第三次“碰釘子”了。
其實,筆者最了解這位朋友,重點大學畢業,工作兢兢業業,多次受到表彰和嘉獎,只是到目前為止,仍是“科員”,朋友除努力工作外別無他法。
實際上,這種情況相當普遍,好多“雄心壯志”,都被擋在職級之外。據了解,職級是有一定比例限制的,但一些地方的職級名額長期空缺,難道真的是干部素質不高而不符合職級標準嗎?
偶然讀到一篇文章,使筆者“似乎”發現了問題的答案。
文章大意是這樣的:一位游客游覽動物園,見天鵝被隨意在放養水池里卻并不飛走,感到不解,就向飼養員請教。飼養員解釋,防止天鵝飛走有兩種方法,一是將其一側翅膀部分羽毛的剪掉,使其失去平衡而飛不了,二是將天鵝放養較小水池里,因缺乏足夠的距離使天鵝無法獲得起飛時所需的加速度,只能老實地呆在水池里。
筆者由此展開聯想,覺得水池里的那只天鵝與那位朋友很相似。
天鵝雖高貴,但只要“擺正心態”,安心扎根“基層”,定能“吃穿不愁”;那位朋友雖然“自以為”有點能耐,但只要不“好高騖遠”,既來之,則安之,也能小有節余。
天鵝雖不能飛翔,但也不時“撲騰”幾下;朋友雖然不能……但總是“蠢蠢欲動”。
天鵝一定在“埋怨”,為啥水池這么小?朋友一定很納悶,工作出色,又沒得罪人,為啥總晉不了級?
朋友雖然納悶,卻總也跳不出職級的圈子。
職級本身并沒錯,但有的地方和部門就是不按規定辦事,不按規定給有關人員晉級,有的覺得不卡住一些人和事就體現不出手中的權力,還有的甚至將此當作防止人才流失的一種手段。如此狹隘的用人觀,如此“變味”的權力觀,怎么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怎么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有些為留住人才,動輒扣留檔案,不給辦理相關手續,即便是那些被迫無奈而留下的,也恰如被剪掉羽毛的天鵝,他能安心工作么?
人才不光是靠福利靠待遇就能留住的,更重要的是要靠觀念留人,靠事業留人。一些陳舊的用人觀念、落后的用人機制到該改革的時候了。
那只天鵝很不幸,只能老實地在水池里呆著,長期下去,基本也就失去飛翔的功能了;朋友還沒消沉,內心的“騷動”總是激勵著他努力工作。
筆者衷心希望朋友能夠一如既往,“激情依舊”,更希望“水池”能夠早日變大,讓天鵝能夠自由的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