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泰州訊:在一起欠款糾紛中,自己已不是公司老板,卻仍向法庭提供自己是公司老板身份的證明,并在訴訟中與債主達成分期還款調解協議。1031,靖江法院對冒用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名義參加訴訟的何某,處以罰款1000元。

何某原是靖江市一家拆房有限公司(下簡稱拆房公司)法定代表人,后何某通過股權轉讓方式退出了公司。20069月,工商部門根據拆房公司申請將該公司法定代表人何某變更登記為張某。

20058月,來自安徽舒城的夏老板與拆房公司約定由其承接拆房公司的拆房工程,并按約向拆房公司交付安全保證金15萬元。后來,拆房公司既未將房屋交由他拆除,也不退還安全保證金。夏老板多次追要,拆房公司陸續還了部分保證金后拒付。去年1122日,夏老板起訴要求拆房公司歸還其剩余欠款59 000元。案件審理中,何某向法庭提供自己是拆房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并參加訴訟。1211,雙方達成了分期還款的調解協議,何某按協議當日付款10000元。

調解書約定的還款期限屆至,何某未按約還款,今年6月,夏老板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過程中,拆房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某以原告起訴時,工商登記的拆房公司老板已不是何某為由,對何某在訴訟中的調解行為不予認可。今年10月,靖江法院對該案再審。

再審中,法官對何某妨礙訴訟秩序的行為進行了訓誡。鑒于何某認錯態度較好,法院對其從輕處罰,作出了上述處罰決定。拆房公司與夏老板之間的欠款糾紛,經法庭調解,拆房公司當庭還清了欠款,案結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