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下法院執行局面對現狀和困難提出對策建議
作者:南京市白下區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07-07-13 瀏覽次數:2232
為了及時落實院黨組加強執行工作意見,白下法院執行局認真總結了近年來的執行工作情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今年上半年白下法院新收執行案件1003件,同比上升29.1%;結案637件,同比上升36.4%;未結案519件,同比上升28.1%。以上各項數據都創歷史新高。從執行工作總體情況看,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執行難”依然困擾著執行工作。直接表現在被執行人難找,想方設法逃避法院傳喚;被執行人財產難尋,轉移、隱匿財產或改頭換面財產權屬,規避法院執行;協助執行人難求,協助單位從自身利益出發,不配合執行;被執行人財產難動,維持其基本生活和生產的房產,生活資料、生產資料無法變現等。當前,“執行難”又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1、暴力抗法事件較為嚴重;2、行政機關成為執行中的新難點;3、當事人采取信訪、上訪等方式干擾,拖延執行。
二是“難執行”案件束縛執行工作的開展。1、由于法律規定不合理或者法律規定缺失,導致案件難以執行,如執行通知書成了“逃債通知書”;2、審判質量存在瑕疵,導致案件難以執行,如審理程序公正與否以及裁判文書的質量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當事人的服判程度,并直接影響當事人在執行程序中的態度;3、審執兼顧不夠,導致案件難以執行,如未追加或者通知利害關系人參加訴訟,致使執行階段申請追加、變更執行主體及案外人異議等事項不斷上升。
三是執行力量不足,制約了執行工作的全面開展。經與玄武、鼓樓、建鄴、下關及雨花等法院相關數據比對,白下法院執行收、結案及人均收、結案數均遠遠高于上述城區法院,執行任務與執行力量的矛盾相當突出。由于執行工作流動性強、戶外作業多,工作路徑復雜等特點決定了執行工作耗時耗力,工作量巨大,執行人員往往疲于奔命,仍然容易招致“執行不力”的投訴。執行案件流程在執行局內都自成體系,從送達、調查、采取強制措施,追加、變更主體,異議審查,裁決中止、終結全在執行局內部完成。此外,近年來對執行案件程序公正要求越來越高,內容越來越多,追求程序公正所付出的是以往辦理一件案件雙倍甚至三倍的工作量,使執行局常規性的工作陷入疲于應付狀態。
針對上述問題,執行局提出六項措施:
一是強化五種執行理念,探索新的財產調查模式。即以準職權主義、程序正義、執行公開、公平保護、執行窮盡五種執行理念為出發點,建立以被執行人自行申報為軸線,申請執行人異議和法院依職權調查、審核為兩翼,法律制裁為后盾的被執行人財產查明制度。將法院大量調查被執行人財產的成本,部分轉移給被執行人,從而達到既定的執行目的和效果。
二是建立長效的審判兼顧執行機制。執行和審判是有關聯的兩個階段,執行難反映出的疑難雜癥相當一部分是與審判環節存在瑕疵有關。因此,要從抓審判質量入手,案件審判階段便貫注執行意識,不能脫離審判談加強執行工作。同時,進一步規范裁判文書制作,使裁判文書不但具有合法性,還具有合理性、具體性和穩定性,以提高裁判文書的可執行性。
三是完善財產保全制度。采取“先保全后送達”制度,放寬當事人提供擔保的方式,加強對申請財產保全的釋明和依職權對財產的保全,并盡快明確對已審結甚至已經生效但履行期限尚未屆滿案件實施財產保全的部門。
四是充實執行力量,提高執行效率。建議在充分考慮執行工作特點、任務,執行案件流程管理運行和機構設置要求以及收案數、存案數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執行人員,以確保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開展。關于執行案件流程管理,建議取銷實施組內準備小組和強制小組按調查內容不同而設置的小流程,因為一個案件采取何種調查措施,沒有固定的程式,要視被執行人財產狀況和配合程度等因素決定。
五是進一步明確法警中隊的工作職責和崗位目標考核標準,落實其培訓和獎勵部門。白下法院在去年首創在執行局設置法警中隊協助執行,但由于對法警中隊管理和職責界定不明確,法警中隊未充分發揮實際效能。建議依據法律規定界定法警中隊的工作職責,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執行工作中的作用,同時根據責、權、利相一致的原則,確定其崗位目標考核指標,充分調動執行中隊干警工作的積極性,增強其與執行工作聯系的緊密性,促進其工作的高效開展。另一方面,執行形式(指表現方法)要保持更強的公開性和可視性,執行工作模式、執行案件流程管理與警力合理、充分的使用必須相融合,統籌考慮。
六是加強執行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人員素質。執行局隊伍建設要以相關制度的落實為抓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解決問題,通過潛移默化,使外在的制度內化為執行人員內心的守則,從而不斷提高執行隊伍素質,自覺杜絕違法違紀事件發生。培養其從事執行工作的成就感和尊榮感,激發其愛崗敬業的工作熱情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