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辦案競賽是深入推進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平臺,要以競賽為契機,著力解決主題教育中各界反映的問題,將主題教育司法為民的核心思想貫徹在實際工作當中。”7月15日,在百日辦案競賽動員大會上,海安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平向全體干警提出明確要求。

  今年以來,海安法院主動走訪全縣各區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征求意見建議。通過意見反饋發現,少數同志片區法官工作中主動服務意識不強,深入片區工作次數少。忽視與當事人的溝通聯系,在情感上與群眾拉開距離。針對問題,海安法院以百日辦案競賽為契機,加強聯系群眾工作力度,縱深推進“公正執法、忠誠為民”主題教育活動。

  海安法院專門出臺了《關于踐行“公正執法、忠誠為民”,開展百日辦案競賽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包括院領導在內的全院所有干警參與活動,同一平臺上比辦案、比效率、比作風。方案注重聯系群眾工作,規定贍養、繼承、鄰里糾紛、土地承包等四類案件的審理,必須開庭、調解、調查三進村,并要全部采用疏導式庭審進行審理;人民陪審員、聽審員參與庭審的,聽審意見必須寫入裁判文書。為有效激勵干警積極開展片區法官工作,增強巡回審判力度,方案規定每巡回審理一起案件按照兩件結算,每少一次片區法官工作,倒扣三件案件。同時方案還反向制定了負面評判標準,對不按規定承擔特殊青少年“一對一”幫扶的,不及時立案存在“不立不裁”情況的,不堅持執行案件“六公開”的,不按要求通過網絡向公眾公開庭審直播的,實行一票否決。

  采訪中,王平強調,主題教育活動讓法院看清了問題癥結所在,人大代表給反饋的每一條意見,都是一劑治病良藥,應該從心底里認識到存在問題與群眾期待的差距,要堅定不移的踐行主題教育活動。

  據悉,自舉辦百日辦案競賽活動一個月以來,該院有針對性的答復人大代表意見11條,開展巡回審判審理案件23起,進村進戶實地調查、調解60余次,有效拉近了法院與群眾的距離。